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型欢迎宴会

(2008-04-21 21:53:19)
标签:

文化

分类: 南极队友

参加第24次南极考察的2名队员回到北京,他们是刘健副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崔建军。刘晓春研究员已经在1月份先期回到北京。所里在单位附近一家不错的餐馆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宴会为他们接风洗尘,虽然参加的人很少,但规格还算不低。除了他们3人外,都是所领导,包括3位正副所长、人事处长、科技处长。因为是考察项目的负责,我也被邀请参加。不管怎么说,吃饭总得有个理由。

所里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人去南极,为南极考察归来的队员举行的欢迎仪式不再过分渲染,我回来那次还没有这样类似的宴会。不过每次考察队出发时,赵越副所长都是要把考察队员亲自送到上海,归来时再亲自接回。过段时间,所里可能还会有一次报告会,由考察人员介绍考察历程,形式也会比较隆重。

也许是年轻的缘故,今天刘健和崔建军基本上没怎么说话,使得这个宴会成了其他人聚会、交流的机会。我坐在他们的对面,也没有机会跟他们聊天。不过,平安归来,并且顺利完成项目任务比说什么都好。

说实在的,他们3人今年执行埃莫里冰架东缘地质考察任务,虽然没有受到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但考察过程的艰难程度也许不亚于进入DOME A。DOME A是国家考察计划,各种后勤与科研保障非常好。我们这个项目由于考察地远离中山站,每次出去必须搭乘直升飞机,然后就是几天时间住在帐篷里,自己生火做饭。遇到暴风雪袭击会非常危险,今年他们赶上了一次。那天暴风雪使他们与中山站基地失去联系,原定的飞机也因天气原因无法接应回家。好在当时刘晓春研究员还没有回国,他已经是第3次参加南极考察,具有丰富的野外考察与生存经验。在他的带领下,他们在冰天雪地中独自度过了2天后与中山站联系上并脱离了危险。

参加南极科学考察报道的媒体记者们一直关注内陆考察,如DOME A和GROVE MOUNTAINS。内陆队出发后,留在站上的记者则更多的关心考察队领导的活动以及一些花絮类事件。对于那些默默无闻的考察队员,很难有具有一定深度的采访和报道,这是记者们的失误,也是记者们的无奈,科技报道需要对科研活动有敏锐的反应。当然记者的职业特征就是追逐所谓的热点?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结束后,我有一个很深的印象,也许说成是愿望更恰当。那就是这次会议可能是中国南极考察的一个标志,由此从政治的转变为科学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王田
后一篇:祝福地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