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在北京 |
主题:2007/2008国际极地年及未来极地研究的科学前沿。
中心科学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与南极冰芯研究
(2)南极高原的天文学—从外星系到暗宇宙
(3)冰下地质与冰下科学
(4)DOME
A区域冰川学与全新世冰芯记录
(5)北冰洋在全球尺度中的作用和重大科学问题
(6)南极冰盖进退与全球环境变化
体会:
(1)中国南极考察进入新阶段
(2)更加关注全球环境变化
(3)学科交叉、联合研究将是我国南极研究获得突破的重要途径
(4)强调以中国科学家为主体的国际合作
会外:
(1)我们22次队进入格罗夫山地区考察的11名队员5人到会,琚、林、方、程和我。从事科研工作的只有中科院的黄费新和武汉大学彭文钧没来。4月2日晚上小型聚会,刘科峰做东招待。
(2)刚从南极考察回来的程晓为会议介绍了DOME
A极地大营救的惊险历程。事故源于单独前往距离DOME
A大本营100公里外执行任务的雪地车电瓶出问题。考察队员随身携带的GPS发挥了巨大作用。
(3)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清明节的缘故,4月3日领略了上海地铁的拥挤。从地铁门口广场到上车,用人山人海形容并不为过。当时最大的感觉是很不安全,万一有什么意外发生,很难及时逃离现场。
前一篇:程晓博士从南极考察归来
后一篇: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