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极故事
南极故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80
  • 关注人气:2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17名科考勇士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2008-01-13 00:32:11)
标签:

我记录

职场故事

南极考察

杂谈

分类: 南极队友
我国17名科考勇士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经过长达21天、1286公里的艰难跋涉,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的17名队员于北京时间12日14时45分,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

这是继2005年1月18日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地面跋涉到达冰穹A之后,再次成功登上南极“冰盖之巅”。

登顶之后,队员们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并竖立了一座“华夏苍穹”纪念雕塑。目前队员们身体状况良好,心情十分激动。而登顶的前一天,队员们的高原反应明显加剧,登顶时间因此被推迟了一天。

获悉队员们成功登顶的消息后,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临时党委立即从长城站给内陆冰盖考察队发去贺电,并将这一喜讯报告给国家海洋局。

内陆冰盖考察队于2007年12月22日从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冰盖边缘出发。今年1月2日,考察队平安穿越距离中山站约330公里至560公里的冰裂隙密集区;1月4日,到达距离中山站806公里的雄鹰营地;1月6日,顺利到达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1月9日,挺进南极冰穹A核心区。

此次内陆冰盖考察为我国在南极大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选址做前期准备,同时执行“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的核心计划—熊猫计划:系统地开展冰川学、地球物理、天文学等数项考察。

考察队计划在冰穹A地区考察20天左右。在该地区实施的一系列科学考察,有望使中国对南极“冰盖之巅”的了解达到一个全新水平。

整个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都被厚厚的冰所覆盖,犹如戴了一顶巨大的“白帽”,被称为“冰盖”。位于南纬80度22分、东经77度22分的冰穹A,不仅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也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南极科研的制高点。

冰穹A所在冰面下方的“甘伯采夫”冰下山脉,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发现造山运动新机制的地方;冰穹A的独特穹状顶部,被认为是研究南极冰盖形成与演化的最理想场所以及最具潜力获取最古老冰芯的钻取地点;冰穹A区域在理论上还极有可能是南极地区最好的天文观测站址。在冰穹A区域开展长期科学观测,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12年间,我国科考人员曾5次深入南极冰盖腹地进行科学考察。(琚队指出后我才发现张建松的报道有误,实际上应该是“曾经9次深入南极内陆,其中5次前往DOME A方向,1次登顶成功,4次进入格罗夫山”,特此更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