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30年感悟随笔亲情友情健康 |
又是一年高考。
三十年了,一拨一拨幸运的中学毕业生,通过这个独木桥,走上了自己理想的人生之路。
恢复高考后的77级与78级大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同一班的同学年龄差别非常大。我们系78级入校时年龄最大的同学34岁,最小的当时只有14岁,整整相差20岁。我们班同学的年龄差别稍微小点,最大的28岁,最小的15岁。
28岁的ZOU大哥是唐山人,入校前与夫人都是唐山一所著名中学的教师。
自从入校那天得知他的年龄后,班里的同学就称呼他“老ZOU”。由于是同一个宿舍的缘故,我们几个叫他“ZOU大哥”。一直到现在,我也改不了口。
由于生活的历练,他明显比我们要成熟、稳健的多。也许是这个缘故,也许是因为已经是党员,当然更可能是因为组织能力的缘故,很自然地,他成了我们系年级学生会主席。
ZOU大哥入校的那段时间,儿子刚刚出生。因此他也是班里唯一的父亲大学生。
大学四年里,我们一直住在一间宿舍里。四年的光景,学习、生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年龄的差异,他对我们的关照自然也是少不了。那时候还没有洗衣机,南京的气候往往是闷热潮湿,不得不经常拆洗被子。我们宿舍每个人都练就了在单人床上20分钟缝好一床被子的“绝技”,这事ZOU大哥可没少费心。
虽然年长,虽然已经有妻有子,当时的ZOU大哥仍然童心未眠。有时候也会扯着嗓子,用浓重的唐山口音与我们争吵、辩论、嬉闹。现在想起来,那情景历历在目。
大学毕业后,ZOU大哥去了唐山,在一所大学里任教,仍然干起了老本行。
三十年一晃而过。
最近几年,ZOU大哥一直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大概是2004底,他体检时查出肾有问题,一次成功的手术后让他忽略了问题的严重性。
2005年下半年,也就是我准备去南极考察的那段时间,他在大嫂的陪伴下又一次来到北京。那病好象已经扩散,在北京最好的肿瘤医院里,大夫说“也许半年”。
也因此,在去南极考察前,我约几个同学专门去了唐山ZOU大哥的家中。床头,摆放着那个帅气的儿子与新婚妻子的婚纱照。
2年过去了,好在有大嫂的精心护理,好在有一个好的心情。现在每过段时间我们仍然能在电话里听到他浓重的唐山口音。
前几天,ZOU大哥来电话,向我询问一个已经旅居澳大利亚多年的同学的情况。依然是浓重的唐山口音,但听上去却明显有些疲劳无力,在我的追问下,他说最近好象病情明显加重了。
他的身高应该有1米8了。3多病痛的折磨,再壮实的身体也会被折腾垮的。
祝福ZOU大哥早日康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