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年

(2007-02-27 09:50:54)
分类: 人在北京
已经有5年没有在老家过春节了。今年大年初一回到了家,姐姐一家也从上海回来,全家人又一次大团圆。
6天多时间,基本上没闲着。
这次回家见到了许多亲戚、朋友、同学,见到了记忆里的那条河那座山,一切都很亲切很自然。
初二和大哥、二哥去了叔叔、婶婶家,给二位老人拜年。给长辈们拜年是中国人过新年的传统,初一、初二、初三,中国人拜年的盛况不亚于前不久被我称之为春节盛典的包饺子。
初三家人团聚。叔叔、婶婶和几个堂兄堂弟们的到来让这个家庭盛宴更加充满了喜庆。那天恰好也是姐夫50岁生日,因此家庭聚会也成了一次热闹的生日宴会,侄女XIAOQING做东在一家不错的歌厅为姐夫举行了生日舞会。
初四又去农村老家给三叔三婶和姑妈拜年。三叔们一直生活在农村,这些年来农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相比城里还是差了点,但其乐融融的农家日子别有一番滋味。
初五初六的时间是和儿时的同学一起渡过的。除了聚会、聊天,我和几个同学还花了半天的时间在附近作了一次小型的旅游。
小时候生活的那家国营煤矿已经演变为一个非常规模的煤业集团。面前的一切已经不再是记忆里那堆积如山的开采出来的煤炭,现代化的生产流程直接将工人们开采出来的煤加工运走。记得以前那个煤矿年产十几万吨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得要锣鼓宣天的庆祝一番,而初五去看的两个煤矿都是年产超过千万吨的大型煤矿。
由于矿区塌陷的缘故,同学告诉我,我们以前生活、居住过的那个矿区的职工将全部搬迁。也许下次再回来时,整个矿区已是人去楼空。这个消息给我带来了这次回家唯一的一点失落感。
我看见了小时候经常去游泳去嘻水的西天河。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河”。因为我们那家煤矿坐落在毛乌苏沙漠的边缘,西天河竟然是穿过沙漠由南往北一直流到很远。
说来令人费解,这条河起源于上游沙漠中的几个泉眼。在我们小的时候泉水很大,西天河的水也很大。记得那时候学习游泳时河水有二、三十米宽,水深到偶尔会有人溺水而亡。现在的水小多了,只有几米宽,岸边沙土筑就的古城堡也被风化的只剩下几个小小的土包。
河里已经没有了茂盛的水草,也许是现在还是初春的缘故。但看着眼前那污浊的河水,我觉得夏天里也不会再有以前见到的那么多的水草了。怎么会呢,记忆里的河水很清爽的呀?
同学告诉我,现在河里的水已经不再是上游的泉眼里流下来的了。由于大规模的采矿,地下水的流向已经发生了改变,很难再通过泉眼流向地表。现在河里的水主要是几个大的矿山排出来的污水。
尽管西天河的水在逐渐地减少,尽管西天河的水越来越污浊,但是,西天河给我留下的记忆是抹不去的。我知道,几乎就是这条孱弱的河,阻挡了沙漠向东的推进速度。几十年了,沙漠一直被阻隔在西天河的西岸。
车子顺着河边的路来到了一座小小的、低的几乎无法叫它是山的山。“南刺弯”,从它的名字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荒凉的但是却有着生命的地方.要知道,沙漠里很难有这样的地方。我们曾经居住生活的这座煤矿的矿区内,这样的山头并不多见。这是一块面积不大的岩石裸露区,上面生长了一些极其耐旱的植物。以前经常在这里玩耍,几乎所有的石头都非常熟悉,每一种植物也都非常熟悉。然而前不久,一个很帅的回族小伙子在这里发现了恐龙化石。
经过一年多的发掘后,这个生活在侏罗纪晚期(1.6亿年前)的巨大的动物被完全接露出来.不仅如此,在化石发现地又发现了其他几条恐龙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研究确定,这是些北半球非常罕见的叉背龙化石。显然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现,因此政府在化石发现地建起了一个漂亮的地质公园,中央电视台专门为化石发掘进行了一天的现场直播,南刺弯也将会因此闻名于世。
遗憾的是,公园管理者不容许拍照,所以今天没办法上传恐龙照片。
初七,七天长假结束的那天,我告别了家乡,告别了那座山、那条河和那些依然沉睡的恐龙,回到了喧闹的城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天年三十
后一篇:北京下雪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