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回南极

(2006-07-15 07:38:45)
分类: 我在南极
最近这几天有点象在过节日.7月10日至7月16日,四川卫视每天晚上23点15分播放“远征南极”,介绍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全部过程。
一部难得的南极科学考察记实片,让我又一次回到了南极,回到了南极冰盖。
好熟悉的雪龙船,好熟悉的中山站,好熟悉的海浪、冰山、企鹅和那鲜艳的考察服。最让我感觉亲切的,还是那茫茫的冰盖和冰盖上吹不尽的地吹雪。
21次队最重要的考察任务是登上南极最高点——DOME A,这是我国目前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两大目标之一,另一项是我们刚刚完成的格罗夫山(GROVE MOUNTAINS)考察。
DOME A距中山站有1300多公里,比格罗夫山距中山站的距离要远的多。格罗夫山地区是南极内陆考察最危险的地区,但DOME A 在冰盖上行走的路途之远已经足以让胆怯者退缩。两大考察目标的前364 km的路线几乎重合,此后DOME A 队继续向南,格罗夫山队则转向东。
21次DOME A 考察队的机械师XU,也是我们进入格罗夫山的机械师,是我的队友。我们11人中,XU师傅排行老大。平时,我习惯叫他X老师,也有队友叫他XU师傅、老XU。XU老师进入南极的次数我说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曾经在长城站、中山站两次越冬,只知道到他完成了21次队登顶DOME A的壮举后没多久,又随我们22次队征战格罗夫山。他是唯一一位上过格罗夫山也上过DOME A的中国人,仅此,就足以让他骄傲。
由于时代的缘故,XU老师没有读过大学,但他绝对是世界一流的机械师。在格罗夫山的日子里,我深深地感觉到,南极的风雪已经将他历练成一位艺术家。每当我们的雪地车出现故障,XU老师那从容镇定的样子,那躺在车下仰面修车的一招一拭,极其优美。最初感觉到这是一个南极造就的艺术家,是在我们到达格罗夫山寻找陨石的日子,那天,XU老师讲述发现陨石的体验时说“陨石是有生命的”。好精辟的解释,好深刻的感悟,他居然能看出蓝冰上一个碎石块的生命来,没有多年的南极考察经历是无法体验出这样的道理的。
这两天每天晚上的电视都可以见到XU老师,依然是我记忆中的样子,肤色黝黑,干练老到。跟他一起进南极内陆,真是一件幸事。
昨天晚上的节目已经演到考察队员成功登顶DOME A,从队长到队员,每个人都很激动。我看见记者采访时XU老师哭了,有点泪流满面。我能理解X老师的心情,他是个性情中人。也许是几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艰辛,让他对祖国的情感很深。我知道那种情感是真实的,没有一丝的夸张与做作。
今天晚上是最后一集,我想应该是21次队胜利凯旋的场景,那一刻的喜悦我非常熟悉,因为,前不久我也经历了。
感谢四川卫视,让我又一次回到南极,回到南极内陆冰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