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全部文章 |
上海房价的走势,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只是由于工作关系,略加关注。我想,在房子不仅是耐用消费品,同时也是投资商品这一点上。我们是没有分歧的。
问题在于:
1、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上具有多大的“操控力”。我们对这种政策有多大的企盼,政策的制定者又有多大的幻觉
2、一年的房价回落,上海的“原住民”从外环边上搬会来了吗。房价落差究竟是压缩了房地产商的利润,还是导致银行亏损,还是炒房者跳楼,还是海外基金和海外”老百姓“挣的”翻过来“?
3、一个国际城市要有多少的外籍比例,重要的不仅在于现有的大都市的数据对我们的参考意义,还在于我们的政府希望有多少外籍人进来,又有多少外籍人士愿意进来。
4、一个大都市外籍人口的比例或绝对数,与有多少人看中这个区域及产品具有投资价值,好像也不完全等同吧。当我们每天可以从媒体中得到各种各样的基金和洋人炒房团轻而易举地刮进一栋栋楼盘时,物理空间流失的,是公众资产与财富
谢谢周三公子和其它各位朋友,让我这个蛤蟆跳出了小井。(我感觉还没有跳出来,那位朋友好像过奖了)
教授也好、博士也好,并不代表知、也不代表识。因为这个世界新的东西,我们没有认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就像今天看到大家的评论,使我很有感悟是一样的。
陈体伟
前一篇:上海的楼价还要持续高歌猛进
后一篇:也说“中国最好的城市是上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