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到琵琶乐声感觉到了中国

(2012-10-23 00:14:14)
标签:

林斯基

中国

圣彼得堡大学

音乐会

霸王卸甲

文化

分类: 媒体报道

 听到琵琶乐声感觉到了中国
琵琶演奏家章红艳与乐团合作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
听到琵琶乐声感觉到了中国

     厦门晚报10月21日莫科斯讯(文/图 记者 林晓云) 提起俄罗斯“马林斯基”,爱好芭蕾舞和艺术的人,都会心向往之。当地时间20日晚,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场音乐厅里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交响乐的管弦齐鸣。厦门爱乐乐团在此举办“土楼北行”交响音乐会,同时也成为中国第一支在这里举办交响音乐会的乐团。
   留学当地7年多的小逄说:“如果舞蹈演员想在世界舞台一举成名,就得争取上马林斯基,成功了,就出名了,效果和上春晚一样。”马林斯基剧场建于1860年,上演过无数经典的剧目。在厦门爱乐的音乐会上演前一晚,剧场就举行了歌剧《阿依达》的公演。
   郑小瑛带领乐团在当晚主推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等中国乐曲,只要有中国味的锣、镲响起时,二楼、三楼左右侧的观众就迅速探出头来,仔细看看特别的音乐是如何演奏出来的。郑小瑛的招牌讲解,更是让听众未闻其声,就先了解了中国乐曲的背景。
   中国乐器琵琶也被重点关注。著名琵琶演奏家章红艳与乐团合作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被来自圣彼得堡大学经济系的学生维克多利亚与玛利亚形容为“震撼”,“惊人的音色”。两位高挑的漂亮姑娘说,自己和同学对中国艺术很感兴趣,相邀来听音乐会的有六七人。
   音乐会的观众有1000多人,记者随机采访,发现热爱中国文化的观众比例很高。任教于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的亚历山德拉·萨沙学习中文9年了,还在中国学习过两年时间。得知这场来自中国厦门的音乐会主推中国乐曲,她不仅自己来听,还把自己的许多学生也叫来了。
   在观众席14排,坐着近10名衣着讲究、化了妆、戴着首饰和丝巾来听音乐会的俄罗斯大妈。其中的奥利加的丈夫是中国人,虽然丈夫已经去世了,但她对中国的热爱并没有改变。“所以有中国的音乐会,对我而言很特别,我一定来听,”她说。奥利加的女友谢克·纳达利亚说自己在网络上听过中国音乐,当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听到琵琶的乐声,“感觉到了中国”。
   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谢小用出席了音乐会并表示,乐团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郑小瑛是中国伟大的指挥家,83岁高龄还活跃在舞台上,为俄罗斯人民带来如此精彩的音乐会。他说,圣彼得堡的音乐会很多,但马林斯基剧院是城市规模最大、装潢最美的一座音乐厅,演出取得成功,也代表了厦门文化艺术的高水平。
   本次演出是2012俄罗斯中国文化节的系列演出之一。担任《土楼回响》末乐章《客家之歌》演唱的圣彼得堡志愿者友谊合唱团,由圣彼得堡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学生们担纲的。当晚,他们来了86人,这个数字,让团员小徐自己感叹,“啊,有这么多人来?我第一次知道我们系有这么多人!”

 

  【链接】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文化艺术之都,单是剧场、音乐厅就有200余个,且演出不断,城市居民常年浸泡在富有历史沉淀的艺术氛围中,欣赏音乐、艺术的水平特别高。萨沙告诉记者,像她自己,去过冬宫博物馆无数次,早在小女孩时,就由奶奶领着,去逛博物馆了。此外,她学过俄罗斯的舞蹈,最近在学探戈和佛拉门戈舞,而像她这样的姑娘,还有很多。俄罗斯的年长者,听音乐会是一种生活方式,老太太们经常换上最漂亮的服装,结伴听音乐会。而如果遇到马林斯基剧院上演芭蕾舞剧,观众们更是衣香鬓影,华服出席。

听到琵琶乐声感觉到了中国

观众萨沙,任教于圣彼得堡大学,学中文9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