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
厦门爱乐乐团成员台湾见闻杂感(1)
心灵的盛宴
在台北、桃园、高雄的三场演出,均在当地规格极高的音乐厅进行,观众的素质也是极高的。在这样美好的观与演的交流中,我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种感觉是多么的酣畅淋漓,多么的美好啊!
你能想象,当我们在郑老师指挥下,奏完压轴之作《土楼回响》之时,现场观众之热烈的回响令我得到多么大的震撼吗?全场达到了沸点!这毫不夸张。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台上的乐队、合唱队齐声高唱第五乐章《客家之歌》,台下的观众自发地大声拍手合着坚定不移、坚毅不屈的节奏。全场就这样融合在一起,就好像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们手牵着手,不屈不挠,藐视一切困难险阻,团结一致,大步向前!这样的气势如虹,这样的豪气万丈,能不令我们心灵得到震撼,灵魂得到洗礼吗!
我不得不佩服作曲家刘湲先生的立意高远以及郑老师热情至深的演绎,才使我们得以有机会体验这两岸人民音乐的,更确切地说,是心灵上的盛宴!
(尤 昕--小提琴演奏员)
更深地感到音乐的神圣
当演奏《土楼回响》的“客家之歌”时,台上的乐团、合唱团与台下的听众在郑老师的带动下融为一体,当时我很激动,有种说不出的喜悦,演出结束后我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
在高雄,我们演出的主要曲目是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郑老师的表情很严肃,所以我更加小心地注意着谱面上每一个音符与表情,郑老师没有大幅度的动作,但是每一拍都牵动着演奏员的心,我投入了自己100%的精神与感情在里面,让我更深地感到音乐的庄严与神圣!这场音乐会,我将永生难忘!(武征--低音提琴演奏员)
“想不到音乐把我们拉得这么近”
尽管郑老师加演了三个曲目,多次谢幕,但是听众“再来一个、再来一个”的欢呼声不断,身临其境的我激动不已,感慨万千,我为郑老师安排的曲目之美妙而骄傲,又为台北听众的欢呼而流泪。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在桃园中坜艺术馆演出后,导游转达了桃园听众在听了音乐会后的反响,他们说几十年的隔阂让我们彼此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遥远,想不到美妙的音乐能把我们的感情拉得那么近,那么亲!桃园中坜有67%的人口是客家人,他们在听《土楼回响》第二乐章“海上之舟”的时候,那种与海浪搏斗的情景,仿佛又把他们带回了祖辈艰苦奋斗的场面中,他们说台湾海峡是条黑水河,9人过河只有3人能成功,最后衣锦还乡的只有1人。“客家之歌”沉着坚定的进行曲,又把桃园的客家人拉回了音乐会的现场中,他们和着郑老师的指挥棒放声歌唱,那种场面令我久久不能忘怀!(黄秀华--行政)
题图为厦门爱乐乐团全体成员在台北故宫博物馆留影
前一篇:厦门爱乐乐团台湾巡演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