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灵魂

(2006-08-02 22:06:45)
两个灵魂两个灵魂 
  
   忽然间想写点什么,有关林徽因的,不为别的什么,只因为是很喜欢她的。
   说到林徽因,却又不得不提曾经在她生命中出现过的一个重要的男人--徐志摩。
   徐志摩对林徽因说:“我就是那座孤冢,我在这里那么痴情地等,从前世等到今生,一直到成为这座孤冢坐落在这座荒园,那么孤独,那么落寞,一直到你从我的生命中出现,我知道我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只因我遇见了你。”
   然而诗人的爱情来的迅疾而强烈,林徽因还只不过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十六岁少女。十六岁的她,或许自己都分不清对志摩的感情里多少是爱情,多少是友情,多少是异性间的倾慕。可是这时徐志摩已经对林徽因展开了近乎疯狂的追求,在他看来也许就是对爱及美以及对自由追求的最高体现了。我不能用完满的理由来驳斥徐志摩的对爱情的这一理念,我只是觉得他有一颗纯美但却飘忽的心灵。我想,此后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情感波折及此后的悲剧发生都和他的那颗飘忽的灵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吧。
   林徽因呢,经过了不知所措的慌乱与迷茫之后,她还是沉静下来了。面对自己的心灵,面对自己真实的向往,幻象消退了,现实就摆在这个少女面前。事实告诉她:我不能毫无顾忌的和他交往。毕竟,他们不是同一世界的人。林徽因在面临重大的人生抉择时,还是听从了理性的召唤。这也正是她的所有品性当中我最为欣赏的一点--不仅仅因为她柔美清丽的外表,细腻空灵的文字,丰盈明亮的精神之火,更多的是因为她内心坚毅、有着自己的主见且真正的可以沉静而理性的面对自己的感情。这一点即使是在志摩死后,她也从未改变过--在她在给胡适的信中写到:“这几天思念他的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太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庭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这话。”
   林徽因最终是选择了与自己门当户对、有着共同的兴趣与志向的梁思成结为伉俪,而永远的对与徐志摩的那份美好的情感抱以了深情的凝视。林徽因的灵魂同样是美丽的,只不过,那更为沉静与饱满......
   放手后,UNDERSTOOD,She's just the person that beside my alone-grave,匆匆而过,生命的真谛还有很远。林徽因终究只是徐志摩生命中的过客,她嫁给的是一个能够让她幸福的人,这就够了。
   两个美丽的灵魂,彼此曾经交会擦出过一段美丽的绚烂;之后又演绎了各自精彩的人生,不同的却是结局。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一出令人哗然的戏剧。。。

     
     我是天空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  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长路
后一篇:碎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