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壮回藏维吾尔奇文异语民族风(藏语篇)

(2016-06-07 11:27:20)
标签:

语言

文字

文化

民族

历史

分类: 都市冰川与美学
2016.06.07

                    蒙壮回藏维吾尔奇文异语民族风
                                                         (藏语篇)

       分别造访过内蒙古蒙古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藏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了宁夏银川只是简单路过,不曾驻留,在各自治区停留的日子都不算短。真奇怪,那里的语言文字都很特别,彼时彼地为什么没有特别好奇呢?
       此时此刻,五大自治区的五大主导民族的语言文字一起涌上心头。一种莫名的眷顾,让我好奇特别!
       他们是怎样的民族,又是如何风行于世,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光荣与灿烂。他们至今还在族人中通行的语言文字是如此的奇异而傲然独立,坚韧不拔。让世人敬佩之至、肃然起敬!
       表达我的好奇与崇仰,我能做的就是将组成这些民族文字中的一个字母接连一个字母地刻录下来,还必须一丝不苟。

                                               藏文字母            

       藏文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现代藏学研究的成果,藏文是公元7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的大臣吞弥·桑布扎创制的。他根据梵文“兰扎体”,结合藏文声韵,创制藏文正楷字体,又根据“乌尔都体”创制藏文草书。
       藏文字母均系辅音。元音不是作为字母,而是附加符号。a不标,当一个字母没带其它元音符号时,就含有a。i、e、o标在字母上方,u标在字母下方。藏文字母共有30个,排列有规则,一排四个,共有八排,最后一排两个。 
    
       蔵文字母中的清音不送气(高调)、清音送气(高调)、清音送气(低调,古代为浊辅音)、同部位的鼻音(低调)对应严整,给人科学的美感。
       藏文从内涵到形式确实都很美。因此藏文值得考究。考究的维度很多,为简易实惠起见,不妨只考察藏文字母,从它的读音、笔顺、词结构和它与梵文及拉丁文的转写四个维度展开。字母在藏文乃至藏语中无处不在。音与形足以反映字母全貌。所有单词由构词模式具化生成。转写则能反映一种语言的源远流长。

       一、藏文字母表
        1、字母表
              
http://s10/mw690/001ldFUyty72i1M75Bn49&690

        2、读音与笔顺
             参见见表图。音调规律注明于后,ˉˉˉ表示“高平调”,↗表示“低升调”:
http://s13/mw690/001ldFUyty72i1WGbne7c&690
                                                          ☆gaˉˉˉ kaˉˉˉ ka↗ nga↗ 
http://s9/mw690/001ldFUyty72i1WI7Us68&690                                                        ☆jiaˉˉˉ qiaˉˉˉ qia↗ nya↗ 

http://s13/mw690/001ldFUyty72i1WKdU85c&690                                                            ☆daˉˉˉ taˉˉˉ ta↗ na↗ 

http://s10/mw690/001ldFUyty72i1WMqvv89&690                                                         ☆baˉˉˉ paˉˉˉ pa↗ ma↗ 

http://s2/mw690/001ldFUyty72i1WOeYh41&690                                                          ☆zaˉˉˉ caˉˉˉ ca↗ wa↗ 

http://s6/mw690/001ldFUyty72i1WQ2H3d5&690
                                                             ☆xia↗ sa↗ a↗ ya↗ 

http://s12/mw690/001ldFUyty72i1WTBATcb&690                                                            ☆ra↗ la↗ xiaˉˉˉ saˉˉˉ
  
http://s13/mw690/001ldFUyty72i1WVZeIbc&690                                                                       ☆haˉˉˉ aˉˉˉ

         3、构词模式:

       二、藏文字母与拉丁字母转写     
        1、转写规则
        以下二个转写流程图,引出自道客巴巴上的文献《现代藏文与拉丁字母双向转写的规则与实现》(郭淑妮 李永宏 于洪志),略见从藏文字母到拉丁字母在读音和书写二方面的转写思路与规则。若仍然概念模糊,只有直接咨询源出文献或它的作者们了。如果连这些作者都不能亲自做实例转写,恐怕只能去问上帝了或者上帝派遣的文字制造使者了。

       读音转写:

       字型转写:

        2、转写表

http://s8/mw690/001ldFUyty72i3BHoeX17&690            (其中,以威利转写系统最为流行,它仅采用26个拉丁字母。)

       三、藏文字母与梵文字母转写
        1、转写规则
       转写是双向的:从梵文——藏文,从藏文——梵文。注意,交换律在数学中成立,但在文字转写规则中不一定成立。藏梵转写规则当然得依靠网淘。总是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想要到,没有想要而找不到的。淘宝的焦距应对准最贴切、最直观和最喜欢的。正如下列规则:
        
http://s14/mw690/001ldFUyty72i4x6AvX2d&690

http://s8/mw690/001ldFUyty72i4xd7Flc7&690

http://s14/mw690/001ldFUyty72i4xin8xed&690

http://s2/mw690/001ldFUyty72i4xltTP61&690

http://s14/mw690/001ldFUyty72i4xof9jcd&690

http://s7/mw690/001ldFUyty72i4xpJgW16&690

http://s10/mw690/001ldFUyty72i4xsQ4x19&690

http://s6/mw690/001ldFUyty72i4xvNOJ25&690

http://s2/mw690/001ldFUyty72i4xyD7j61&690
        2、转写表

            IAST:一种藏梵国际转写系统代码,也不必管它。
           ( IAST 是国际梵语转写字母的英语名 称(International Alphabet of Sanskrit Transliteration)的缩写,是学术上对于梵语转写的标准,亦变成了一般出版界,如书籍及杂志的非业界标准,而随着Unicode字型的普及,它在电子文本的使用亦因此而相应地增加。这项标准是于1912年在雅典举行的东方学会议里订立的。IAST是罗马化梵语和巴利语的最流行的方案,它允许无损的天城体转写(和其他的印度文字比如克什米尔语的传统文字沙拉达文Śāradā 的转写),而且不只是梵语的音素,还允许根本的语音标注(比如 Visarga ḥ 是词尾的 r 和 s 的同位异音))

        本编逻辑暗示:
        藏语——藏文——字母——字母读音
                                           ——字母笔顺
                                           _____构词模式
                                           ——字母转写——藏文与拉丁文(西文)转写——藏西转写规则
                                                                                                                ——藏西转写表
                                                                ——藏文与梵文转写——藏梵转写规则
                                                                                               ——藏梵转写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