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北京有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将关停,涉及到3万打工子女如何上学的问题。
据说,这些学校之所以要关停,是因为有关合同到期、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这些原因到底是否准确、这些学校是否真的必须关停,笔者不敢也说一声“反正我信了”,但是,笔者所想到的是,有关部门在决定关停这些学校的时候,是否考虑过这些学校的学生将去何方学习?是否为这些孩子的未来做过一些负责任的考虑?是不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打工仔的子女就可以不考虑他们今后如何学习?如果是这样,则更是对平民的不公了。打工仔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他们,城市的人们不可能有今天这么舒适的享受,他们应该是城市建设的功臣。但是,客观地讲,他们如今依旧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很多利益还未能得到较好的维护。党和政府对农民工、打工者是十分关心的,近年来就出台过相关的一些政策,努力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这一点,农民工们心存感激。可是,对于农民工打工者子女们的上学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家长们最为头疼的事情。家长们都知道只有学好知识才可能改变命运,因此,他们不怕在风霜雨雪中拼搏,只期望自己的子女也能有一个较好的上学之地和学习环境,期望着子女能通过学习也对国家多做一些贡献。
对于打工者子女的上学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打工者家庭的事情,也关系到这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人说:关掉一所学校,就要准备多建一座监狱。这话也许有些夸张,但是绝非危言耸听。当这些孩子们没有了上学的地方,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就可能只能在社会上游荡,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于缺少教育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并不少啊。因此,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就是关心这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万民工子女,那就说明也许有3万甚至是6万民工在北京打工,这一个群体为北京做出的贡献不可小看,而他们一旦出了问题,带给首都的也将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30所学校的关停,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应该采取措施协调好相关问题,最主要的是要保证这3万打工者的子女能够有学校上学,不至于成为城市的弃儿、学校的弃儿、社会的弃儿。孩子是人类的花朵,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请关注他们。
据说,有的部门已经开始关注此事了,这是个好的现象。有理由坚信:3万打工者的子女不该成为学校的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