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圣诞节 |
分类: 生活 |
在香港,圣诞节是个普天同庆的大节日,本来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但在香港不论是否教友都会大肆庆祝,早在11月中,各大商场都纷纷请艺人主持圣诞灯饰亮灯仪式,维港两旁的大厦外墙都缀上五光十色的圣诞灯饰,晚上七彩缤纷的灯饰倒映水中,为拍下此炫目充满喜庆的构图,特地乘天星小轮渡维港。
12月初,由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办的香港缤纷冬日节揭幕,在皇后像广场竖立城中最高圣诞树并举行亮灯仪式,我也有出席。抬头看高耸的圣诞树灯饰闪烁,火树银花,冬日暖意,小小诗歌班献唱圣诞歌,清脆童音令节日气氛浓厚。
旅发局又让情侣在栏杆挂上“爱情锁”,来锁住浪漫一刻。圣诞老人又会惊喜现身跟游人合影,这是儿子小时候最喜欢的圣诞节三大节目之一。另一个他幼儿时的圣诞节重头节目是买圣诞卡和写卡。
在圣诞节前一个月便带他四出搜罗圣诞卡,然后花上大半天时间写,临近圣诞节他会静悄悄将卡放在同学们的抽屉里,同学们也会这样做,互相制造惊喜,跟从前我念书时的传统一样。及至我出道后,每到圣诞节仍会收到一大堆圣诞卡,不少是艺人送来的,当中更有圣诞礼物篮,把办公室堆得满满的。第三大节目就是欢天喜地去酒店吃圣诞大餐。
近年随着数码化,收的圣诞卡数量越来越少,大家都透过手机互祝圣诞快乐,但仍缅怀收到圣诞卡和亲手一笔一划写的内容,特别觉得温暖。
世界再数码化也不能取代圣诞派对,几乎所有学校、公司都会在圣诞节前夕举行圣诞派对,上星期走在街上已见到不少幼儿园生都载上红彤彤的圣诞帽子回校开派对,张张都是开心笑脸。曾任职的商业电台,每年圣诞节定会在后花园开圣诞派对,全台职艺员出席,与高层联欢,长长的自助餐桌上放满美食,开完大食会后便举行抽奖,奖品十分丰富,高潮所在是大家起哄要老板及高层掏现金作为奖品,老板和高层都很亲民,乐意顺应。
时近圣诞,朋友聚会都会添加圣诞气氛,互相交换礼物,有实用的,有搞笑的。一年圣诞,跟我的团队交换礼物,我买了一套女性内衣裤,抽到的竟是个男的,大伙儿硬要他穿上,他取巧地把胸围套在头上,把蕾丝内裤套在牛仔裤外,大家笑破肚皮,就这样嬉笑玩了大半个小时。
经与身边朋友做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家最讨厌的交换礼物是相架、日记簿、杯子及笔,认为是没诚意又无新意的礼物。近年大家注重环保,有些朋友说明拿来交换的礼物是别人所送的全新礼物但自己不合用的,看谁会合用,免得浪费。
至于圣诞消费市道,这十年八年起了很大转变化,一直以来冬季大减价都在翌日12月27日开始,主要原因26号是“礼物日”,市民都会赶在圣诞前买礼物送人,商户可以原价出售产品赚一笔,所以很多时对于急于买的东西都会忍手,留待圣诞后才入货。可是约七、八年前,圣诞消费逐渐疲弱,商户为救市,开始在圣诞节前一、两星期减价抢巿场。
自儿子出外念书,圣诞节我最重要的节目是去机场接儿子,跟他吃造冬饭,把不必要应酬推掉,争取一年一度和他相处的时间,带他四出去尝美食。对于他来说,小笼包就是天下第一美食,四日内吃了三顿小笼包。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