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记】米其林之星,是“招财猫”还是"死亡之吻"?

(2016-07-21 10:48:57)
标签:

米其林

星级餐厅

分类: 生活

2008年,法国米其林首次推出中文版米其林餐厅列表《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门2009》,自此,香港掀起一阵“米其林餐厅”潮流,餐厅食肆都以能成为米其林星级餐厅为荣,获颁星级后,在所有餐厅的介绍和广告上,必加上“米其林星级餐厅”或“米其林星级菜式”作招徕,就像用“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XX”作为电影推介般,擦亮餐厅招牌,提升餐厅地位,影响力甚大。

一位名厨朋友是香港主打分子料理的先行者,他主理的餐厅成为首批获得米其林星级评价的餐厅,自此他餐厅生意随之升级,大旺特旺,连我们这些熟客也几乎订不到位,米其林星级名厨头衔吸引各大商场邀请他在商场内开餐厅,商机无限。米其林就如神仙棒,有点石成金的法力,因此《米其林指南》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米其林用3个星级的评分系统,一星代表:同类别中出众的餐厅;★★两星代表:杰出美食,值得绕道前往;★★★ 三星代表:出类拔萃的菜肴,值得专程到访。

有名厨同时主理3家餐厅,每家都摘得米其林3星,总共得9星,名厨被誉为“9星大厨

3星级是米其林最高评分,可是在2008年首度出版的《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门2009》中,获得一星或以上评分的大部份为酒店内食肆。香港一些著名粤菜食肆,包括被传媒冠以“名人饭堂”的高档食肆,均只获得一星评级,因此名单的评审标准及权威性被香港传媒及饮食界质疑。

翌年,米其林公布《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门2010》,食肆名单走向平民化,大幅增加收录价格大众化的食肆,北角和旺角的两家小店更成为全球价格最便宜的星级食肆。这批主要做街坊生意的小店,卖的是肠粉、点心、面食等,得到国际食评嘉许,不再隐世,慕名的吃货从四方八面涌至,店外泊了不少名车,大排人龙,加上传媒大肆报导,人龙就一日比一日长。

究竟米其林是何方神圣,竟有巨大魔力?法国米其林兄弟本业售卖汽车轮胎,他们认为汽车旅行越兴盛,他们的轮胎就卖得越好,于是他们将有助于汽车旅行的信息集结起来,1900年出版了随身手册大小的《米其林指南》,免费送给客户,成为汽车旅游的圣经。后来他们将评价优良的旅馆特别以星号标示,为了维护评鉴中立公正,所派出的评鉴员都乔装成普通顾客四处暗访,藉此观察店家最真实的一面,因此建立了权威性。

近年该指南在欧洲的影响力有下降趋势,因而开拓海外新市场如美国与日本,2007年日本是亚洲第一个纳入该指南评选的地方,翌年便到香港。

我曾因好奇去光顾一家获星级的小店,当时并非繁忙时间,小街上仍塞满专程来尝新的顾客的车,门外排长龙,等了大半小时,终能入座,桌与桌之间通道狭窄,仅够一个人通过,环境不舒适,但尚算卫生,服务员全女班一律晚娘嘴脸,出品比不上普通酒楼,吃得舌尖打结,非常失望。该店熟客叹息指,该店未成为星店前,食物精美好吃,但有了星级光环后,人客太多,食物保持不了水平,服务员因店旺而变得傲慢。米其林变相害了该店,而同样情况亦出现在其他一些星店上。

业主最实际,知道食肆获米其林加持,必定生意大增,因而乘势大幅加租,有的甚至加租达五成。去年底有报章总结,自2012年起,香港版米其林食评加入平民化食肆推介后,先后导致四家平民食肆遭业主加租逼迁或结业,虽然占微形比例,但获米其林钦点颁星已被部份平民食肆视为“死亡之吻”,得与失因店规模大小而有所不同。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

 

大陆地区经纪公司:北京点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dianxing58@vip.sina.com

                                                                                 86-10-876566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