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这个以年轻为资本的行业,查小欣是个“不老的神话”,她见证了香港娱乐圈的黄金时期,也见证
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娱乐工业的迅速滑落。入行33年来,查小欣每天都保持着高负荷的工作量,睡眠只有四五个小时,但是无论是从容貌或者心理来看,她都比真实年龄要年轻得多,这得归功于香槟、运动,还有绘画。

精力过人的“香港娱乐界狗仔队第一人”--查小欣。
查小欣的一天是这么度过的:早上 6
点起床,跑步、健身。8点吃早餐,然后是一天的工作、社交和应酬。下午五六点,在香港洲际酒店或半岛酒店喝香槟或下午茶。晚上,晚餐加社交,通常很晚到家。到家以后,一一浏览十来份本港报纸的娱乐头条,之后继续处理工作,赶书稿或写专栏。每周,查小欣有
10 篇专栏要写。凌晨 2
点以后才是睡觉时间。
在香港,我们两次见到查小欣,有次正好是早晨 8
点半,约在她晨跑的跑马地公园。聊起前天夜里几点睡时,全套粉红色 Nike
运动服的她,精神奕奕地拉着自己的胳膊和腿,用不标准的普通话答道:“三点半。”
为此,家里不得不请两位菲律宾阿姨。一个阿姨工作时间是早晨 5 点半到晚上 9
点,还有一个阿姨则是上午 10
点到凌晨。“因为我回家晚,可能还要吃点、喝点什么。”
和查小欣谈忙碌,她可以滔滔不绝说上几个小时,顺便把手机上的日程表翻出来,每天都排满了各种约会。“还有几周,我要跟儿子去欧洲度假,去三周。回来只剩
2 个月的时间,我还得写一本香港人物传记,资料整理出来了,大概 6
万字,还没有开始写,可是计划 11 月就要印刷了。”
入行 33 年,查小欣平均每晚只睡四五个小时。26
岁当杂志主编,其后转入电台做主持人。去年,她加盟 TVB
开始尝试进入电视台领域。职业平台在不断切换,但她始终没有离开香港娱乐圈。
查小欣自己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保持这个睡眠习惯。“睡觉不好玩,每天我都有好多事情要做。我还记得
10 多岁时,每晚家里的门窗都是我关的。不睡觉是因为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香港人的脚步,过马路时丁丁的催促声,香港人的说话、做事,有机地构成了这座快节奏、高效率的商业都市。有资料统计,有近三分之一的香港人睡眠不足。而查小欣似乎是“最好的例子”,也可能是较极端的例子。
每天只睡
4
小时的“妖女”
1980
年,香港浸会大学毕业后,查小欣进入报社,专门跑娱乐新闻,这成为她“不睡觉”的重要阶段。
1981
年,查小欣和刘德华同年出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香港电影电视的黄金时期。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徐克的《倩女幽魂》、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王晶的各类喜剧红遍香江两岸,明星辈出。
查小欣见证了香港娱乐的黄金时期,也见证了 1999 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娱乐工业迅速滑落。她成为这
30 年来,香港娱乐圈的活化石。
上世纪 80 年代,香港流行 DISCO。每天晚上八九点钟,查小欣就打扮好去
DISCO。那时,很多明星喜欢在这些地方喝酒应酬。“我可以在那里采访他们,找到一些料。那时,我刚出道,精力也好,从小被爸爸训练,喝酒也很厉害。从晚上一般泡吧到凌晨一两点回家。”
“我记得有一次和成龙玩骰子。他输了,一生气,伸过手来蒙住我的脸。他学武术的,大手一过来,我就有点害怕了。”
香港女星薛凯琪接受查小欣专访。查小欣和香港娱乐圈里的很多明星都保持着很好的工作和私人关系。
凌晨回家之后,查小欣开始写稿。写完稿子 3 点多上床睡觉,9
点准时到报馆上班。因为睡觉少,还喜欢混酒吧,必须要妆容整齐,查小欣从小爱打扮。上世纪 90
年代,她还出过一本教香港明星如何打扮的书《名人护肤秘笈》,自己还因此赚了 20
多万港币。精力过人的“香港娱乐界狗仔队第一人”,因此被人戏称为“妖女”。
查小欣说,她已经练就了一身随时随地睡着的本领,就跟随时随地能拿笔写稿一样。她可以一边睡觉一边回答别人的问题,一边睡觉一边接听电话。随时随地打盹,弥补了几十年来的睡眠不足。
查小欣爱喝酒,一天不喝,就想得慌。下午的 happy
hour,多半是在洲际酒店的咖啡厅度过。在这里,她同样采访了很多香港明星。位于尖沙嘴的洲际酒店,靠海,景观非常美,安静,还有驻场乐队。在这样闲适的地方,她采访、写作、喝酒。时间长了,朋友干脆不打电话给她,直接跑到洲际酒店找她玩。
查小欣在香港尖沙咀洲际酒店,几乎每天下午,她都会在这里喝香槟、见朋友、写作。她也在这里采访了很多香港明星。
采访这天,我们要了一杯冰柠檬茶。“这里的冰块也是柠檬茶做的。这样,喝的茶永远够味。如果你们是周一来,他们要清洁冰柜,就只能喝白冰了。”查小欣赶忙补充道。
在洲际酒店,查小欣喝着香槟,一边谈自己的私人酒史。她是最近 10
来年迷恋上喝香槟的。她把各种香槟进行了查式分类:Krug(库克)香槟是皇帝,因为它够有劲,回味十足。“我心目中的皇子是Mroet
& Chandon 旗下的 Dom
perignon(中文俗称香槟王),它一打开,就能闻到柑橘的味道,非常有活力。皇后是
christel,还有难以归类的香槟,譬如
Salon(沙龙香槟)。”
香港人结婚,喜筵上通常不放香槟。但是现在,查小欣的朋友办婚礼,他们会主动跑来跟她说:“知道你来,我们特意放香槟了。”
查小欣说,她最喜欢看“各种各样的香槟小泡泡从杯中升起的那瞬间,特别快乐。我叫它们——happy
bubbles”。
身体健康,就是对家负责
工作狂,爱喝酒,爱社交,每天睡眠 4 个小时,查小欣却 10
多年没有吃过药。这听上去是一个悖论。50
多岁的查小欣是一个极度爱护自己身体的人。“美容可以不做,太浪费时间,运动却要天天做。”
每天早晨,她会在家附近或者到跑马地公园跑步,每天 30 到 50 分钟。一周花
6 天健身。张国荣生前的私人教练陈旭达也成了她的教练。
10
多年前,在一次做张国荣采访时,张国荣得意地撩起衣服向她炫耀:“看,我的小腹!”并主动跟她推荐了自己的私人健身教练。当时,查小欣并不以为意。后来,
在朋友家里再次见到陈旭达,她也没有在意。直到儿子念高中时想要健身,她才帮儿子在陈旭达的健身会所办了卡。没有想到儿子没去几次,反倒是查小欣自己用了这张卡,一用就是近
4 年。
“我高中时是运动健将。小时候家境不是特别好,奖学金主要靠我跑步得来的。”查小欣很自豪。由于中学的健身底子,她很快就迷上了各种健身。“我健身时太专注,经常问健身教练各种问题,教练不得不全身心陪在我身边。譬如,教练做了一个动作,我一定会盯着他看,问这个动作
用的是哪块肌肉,我自己是否能做到等等。”
每天,查小欣都会在家附近或者跑马地公园晨跑 30 至 50
分钟。她每周坚持六天健身,由于太过较真,连健身教练都怕了她。
不成魔,便成疯。从某种程度上,这成了查小欣个性的一部分。知道我们前来采访,她提前 2
天请了老师帮她补习了一下午普通话。查小欣说,自己苛求完美,导致健身会所的人都怕她,太认真,过于较劲,最后,“只好买了一台跑步机,回家练习了。”
“现在,在跑步机上时我会有一些感动。因为我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哪块肌肉有什么变化,我最清楚。这点是我健身时最有收获的地方。”如今
50 多岁的查小欣,优美纤细的胳膊上还隐隐有凸起肌肉。
2000
年的某一天,查小欣陪朋友去一家自然疗法诊所看病。一位医生从她身边经过,打量过后问道:“你是不是鼻子有些不舒服?”
“对啊。”这年,查小欣因为长期鼻涕倒流引起喉咙发炎,经常吃各种消炎药。她自己比喻吃药就像吸毒,药性越大,分量越多,她就吃得越来劲。曾经有段时间,她几乎是一个月只有三天不吃消炎药。吃消炎药的那些日子,她整天人很昏沉,虚弱,到电台做节目,别人都会关心她,到底怎么了?“人没有多少力气,每天感觉自己嘴巴很苦。”
这个医生名叫陈耀坚,他一眼就看出了引起查小欣鼻涕倒流的原因是头部不对称。他提出的治疗方法,不需要开刀,不需要花很多钱,只要花
5 分钟稍微调整一下头部。
经过陈耀坚的治疗,查小欣的喉咙发炎完全治愈,精神和体力也恢复过来了。她慢慢也熟悉了自然疗法,13
年来,坚持每周一、三、五去做“结构整复”。按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过来睡一觉,不用吃药,不用打针,通过徒手整形、能量棒、磁片等辅助手法,体内达到了酸
碱度平衡。她 10 多年不生病,有小病的话,就过来躺下,症状减轻,回去继续工作。
之所以这么看重自己的身体,查小欣说,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查小欣记得,母亲在 50
多岁后吃药像吃饭一样,头痛、胃痛、感冒、咳嗽轮流来骚扰她,“每年只在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不用看医生。因为这几天,诊所连门也不开。”
8 年前,查母患了帕金森病、老年抑郁;5
年前,完全失去认知和自理能力,需插胃管进食,一直瘫痪卧床。去年夏天,查母因肺炎入院。去年 8 月
3
日,查小欣正在电台预备直播节目,突然接到医院电话,母亲病危。查小欣赶过去时,医生打第三支强心针仍未见效果。她看着母亲扎满针眼的双手,想着母亲曾经
饱满圆润,而今被折磨得瘦骨嶙峋,异常疼惜。查小欣站在母亲病床前,轻声对她说:“飞吧。”去世时,母亲
88 岁。她说,也算喜丧。
安顿好父亲后,查小欣抹干眼泪,飞奔回电台做直播。工作结束后又回到医院,陪伴父亲处理母亲后事。下午,她马上埋头写专栏,黄昏赶去开会。“我喜欢写字的原因是,这时我精神最专注,什么烦恼都忘记了。这是我喜欢工作的一个原因。”
母亲去世这年,她和香港商业电台合作 10
多年的《巴巴闭边个够我查笃撑》的节目也终止了。她进入了无线电视台重新做了一档娱乐节目。
“人生有很多事情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奋斗可以得到的。譬如事业、金钱、快乐,甚至自己的健康。唯一我不能控制的事情,是家人的健康。我的先生不爱运动。每天我起床跑步的时候,他还在睡觉。有时,我真想唠叨,提醒他。但是,你知道,对于家人,你只能提醒,你无法控制,那是他的身体。如果你问我,现在人生中唯一担心的事情,只有这一件了。”
查小欣绘画作品--上图:《兄妹猫》,左下图:《一朵盛开的花》,右下图:查小欣的第一张画《蜜蜂的选择》。
“查加索”的慢生活
女作家伍尔夫曾说,女人需要一间自己的屋子。生活无论多么忙碌,每周总有一个下午, 查小欣把它留给了自己。
在柴湾明报工业中心,我们见到了正在画画的查小欣。这间 100 多平方米的
loft,除了画板、凳子,一些从各地收藏过来的画作、雕塑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偌大的开放式厨房。一张
2
米多宽的厨房工作台,占据了空间最显赫的位置。在查小欣学习绘画期间,这里摆满各种香槟、红酒和零食。周围则是一群女人的笑声、八卦和酒杯丁当作响的声音。
查小欣和其他“至八会”成员跟随香港艺术家谢炎安学习油画,画室是一个 100 多平方米的
loft。
2009年起,查小欣开始跟香港本土艺术家谢炎安学习绘画。当时,这个绘画班为至八会的分会场。关于至八会,还要从
1996 年说起。那时候,
查小欣的社交圈里包括一群娱乐圈姐妹。每个月,几位女友找个饭店包厢,吃吃喝喝,互相八卦自己圈内的事情。“因为特别八卦,所以取名为至八会。”最开始,
这个吃喝组织只有 8
名成员,后来又扩展开来。这些女子都是独立要强的娱乐圈明星和传媒人物,其中包括汪明荃、郑裕玲、朱惠珊、钟惠冰、江欣燕、林建明、施丽珍和曾华倩、顾纪筠等。这种亲密关系延续了多年,直到
2009 年,多年学画的顾纪筠提出了一个小计划,“为什么不学点绘画,修炼下气质呢?”
艺术家谢炎安送给“至八会”成员的小幅绘画和用酒瓶盖制作的艺术品。
经过多番推动,这群香港娱乐圈女性有意识地聚合在一起。郑裕玲成为绘画班班长,负责帮老师整顿秩序。“画画时大家可以随时喝香槟,吃零食,开开心心。我经常上课打瞌睡,不过还好,老师提问,我居然还能答上来。”画班有值日生,负责课后打扫垃圾,清理场地。孩子上中学的玉女曾华倩说:“没有想到这把
年纪,还回到了童年的课堂时代了。”
画室中展示着查小欣和朋友收藏的艺术品。
每周一下午,8
名至八会的香港姐妹从自己的工作、家庭中脱身,专心学习绘画。“从绘画中看到每个人不一样的小世界。曾华倩画的永远是可爱的卡通男孩女孩,充满童心,就像她本人,永远长不大一样。郑裕玲很认真,画起来有板有眼,每个笔画都很讲究,典型的好学生。”查小欣发现自己对色彩更感兴趣,她喜欢浓墨重彩的颜料,喜欢抽象画,喜欢毕加索。她给自己取了一个绰号,叫“查加索”。
查小欣被油画老师称赞用色有天赋。
《外滩画报》第552期时尚版
文/罗小小
摄影/覃斯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