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国荣怎不叫人怀念?

(2012-04-12 10:28:28)
标签:

查小欣

张国荣

毛舜筠

郑裕玲

春光乍泄

娱乐

分类: 辣评娱乐圈

    夜阑人静,重温旧照片,会感恩能在娱乐圈最光辉璀璨的年代置身其中,在浩瀚空间中荣幸地认识一位又一位的巨星,包括识于微时的张国荣。

    《Monica》一曲走红,张国荣在红馆举行个唱,我被钦点成为场刊的总策划,制作过程中,令我更深入了解他的性格。

    场刊虽是免费派发,但我们要求制作认真、印刷精美,才能配合张国荣的巨星形象。我请来当时著名唯美摄影师为他拍多辑写真给场刊专用。拍摄的早上,我到他干德道的家去接他,他穿着白色浴袍从睡房里走出来招呼我:“刘姐煲了韭杞菜猪肝汤,你先喝一碗等我换衣服。”六姐是从小带大张国荣的“妈姐”(即如“桃姐” ),张国荣视她如家人。

    约十五分钟后,Leslie从睡房中推出一个约四呎长的流动衣架,上面挂着一套一套已配衬好、又熨得整齐的便服、西装,共十多套,连帽、鞋、领带等都细心搭配妥当,他问:“够吗?合用吗?”可想而知他事前做了很多准备功夫。

    拍摄期间他非常合作,有说有笑,又会攀高弯低的透过镜头看构图,再跟摄影师研究姿势、角度、灯光和衣饰搭配,十分专业。当天换了五个外景场地,都能比预定时间提早一个多小时收队,陪他回家后,他又匆匆忙忙赶出去谢票,多谢买下他演唱会几百张票的超级粉丝。

     我们的友谊没因他走红而褪色,虽然私底下我们少交往,但每次约邀他做访问,或回应有关他的蜚短流长,他都会言无不尽。难得的是双方虽有交情,但处理公事上都很专业,例如他走红不久,遭到污蔑,我访问了污蔑他的人,也访问了他本人作回应。基于透明度,以及不让造谣的人有话柄指我偏帮张国荣,以此作为攻击张国荣的武器,我坚持将造谣者的话原文照录,可是张国荣的经理人陈淑芬(现为张学友经理人)反对,她和张国荣却又理解必需回应免外界将事件越描越黑,结果我们出动双方律师,把报导中的细节、字眼、法律问题祥加斟酌。其实如果我不坚持保持报导的高透明度,是可省回一笔法律顾问费用,报导同样出街,但效果却差天共地。报导出街后,终止了一切谣言,我和张国荣全没芥蒂。

    未几,我任总编辑的《香港周刊》举行周年刊庆,广邀圈中人出席。张国荣刚从欧洲公干返港,马上赶来我们在五星酒店举行的晚宴,他与陈淑芬拾级走上白色云石楼梯,风度翩翩,吸引住不少嘉宾的眼球。他手上捧着一个缚上银色丝带蝴蝶结的白色盒子,他递给我:“从欧洲带给你的手信。”当晚他跟陈百强、罗文、梅艳芳轮流上台献唱,玩得很开心。

    我珍而重之把礼物捧回家,打开原来是一面设计简约但很有特色的镜子,我一直保存至今,不论搬多少次家,一定会把它放在最安全的地方。

    及至1988年我自资创办《头条周刊》,邀请张国荣做创刊封面人物,他不但一口答应,还代向他胞姐张绿萍商借她的豪宅作为拍摄之用。有天皇巨星张国荣做创刊封面令我信心大增。

    未几,张国荣竟然宣布退休,并举行告别演唱会,消息已公布,表示他心意已决,并无转圜余地,我却是一万个反对,当时的张国荣才三十多岁,岂可言休?因此不肯去看他的退休演唱会,到了最后一场,他再送门券给我,仍是不忍亲自目睹他封唛一幕。尾场完毕后,有人来电邀我去庆功宴,还是没去,即是说在我心目中,他从未退休。

    退休后张国荣移民加拿大温哥华,我放假到温哥华联络上他。当时是演艺界移民温哥华的全盛时期,只要联络上其中一位,便一呼百应。饭局吃足十天,包括午饭也吃不完。我们相约在谢贤和拉姑的相连豪宅与一大班演艺朋友共聚,之后再约他私底下倾谈。我力劝他复出,因看得出他是不舍娱乐圈。

    经再三游说,他才说出忧虑:“如果我复出,一定会被指出尔反尔。”

    我灵机一动说:“你是退出歌坛,可没退出影坛,大可先复出拍戏。”

    他不置可否,我回港后,过了一段时期,他宣布复出拍《霸王别姬》,不知道跟我们的谈话是否有关,但已高兴得不得了,我们终得回一颗巨星。

    他回港安顿一切后,我和毛舜筠、郑裕玲曾结伴到他家中吃晚餐。一顿家常晚饭亦足见张国荣的细心,所用餐具尽是名牌,配家常便饭,贵气又亲切。饭后四个人坐在厚软地毯上,喝着香浓红茶啖薄荷巧克力,听者悠扬音乐,面对远处的维港夜景,实在不知人间何世。

    之后,他往外地拍《春光乍泄》,染阿米巴虫,生命垂危,幸得拍档梁朝伟上网越洋向香港医生问症,得知病源,在当地买药救了张国荣一命。他回港后,把身体锻炼得强壮起来。一次吃饭,他很自豪地说:“要不要看我的六块腹肌?”也不待我们回答,他抽高上衣给我们看他下过一番苦工的六块腹肌。

    在他离开前四年,他已很少做专访,他还是接受了我的独家访问,访问中他提到珍惜生命……

    在九年前的愚人节前两星期,在一个会所偶遇他和唐鹤德,他主动走过来,我问他:“你的病好了吗?几时再出现在幕前?”他说:“快了,来,先来个抱抱。”

    谁想到这一抱,原来是“永远再见”的一抱。

 

 

 

本博客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联系方式:86-10-87656628,dianxing58@vip.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