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文字良心”来对待流产王菲
(2008-10-10 09:11:54)
标签:
李亚鹏王菲流产怀孕刘嘉玲娱乐 |
分类: 辣评娱乐圈 |
“39岁王菲三度怀孕,因为李亚鹏想追个儿子。”——王菲从没说过要追个儿子,只因她已有两女儿,便想当然。又不断提及王菲是高龄产妇,字里行间挖苦多过鼓励、赞赏。
“王菲流产,因为她子宫膜太薄,难怀孕;因为她怀孕也去不丹,操劳过度。”——具分析性,但感觉是怪王菲咎由自取。
“李亚鹏撇下王菲买醉消愁。”——把李亚鹏写成只当王菲是生仔机器一样,王菲生不出儿子,他便不高兴,而不是用理解安慰的角度。
“王菲经理人陈家瑛反口,否认王菲怀孕。”“陈家瑛前言不对后语。”——几乎没指着陈家瑛的鼻子嘲她是大话精。
“刘嘉玲中秋前还证实王菲怀孕。”——例出刘嘉玲公开证实王菲怀孕的日期,与传出王菲流产的日期,以推断王菲的流产日期。
“王菲流产,来港扫货解闷。”——是不是流产王菲也常来香港扫货,硬要将两者扯上关系,添加煽情,增加报导的吸引力。如果王菲能借购物忘忧,而非抑压至患抑郁症,该替她高兴才是。
“王菲发觉胎儿异常,进行人工流产。”——由始至终王菲没发过一言,到底王菲怀孕流产的消息何来,不得而知。
所有关于王菲流产的报导都很冰冷,读了很不舒服,因为这并非关于歌星出碟胎死腹中的娱乐新闻,而是关乎一个小生命,作为一个母亲,不觉得这段报导有娱乐性,相反觉得很残忍,王菲遭逢流产之痛,还要面对真真假假的报导,和批判式的分析,有没有顾及流产妇的心灵是多脆弱,如果钻牛角尖,随时会有抑郁症。
娱乐版会自动请相士替艺人的新生宝宝算命;艺人患了病,娱乐版会请医生给予忠告,借题发挥,作为对读者的服务,称之为infotainment(娱乐信息并重),为何不请妇科专家、心理学专家向王菲提供专业意见,请中医师列出如何进补可令身体固本培元,作为对王菲的关心和慰问,发挥“文字良心”。
不要把同情心锁在匣万里,拿出些微来,可令世界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