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华北平原东北部的一个小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厂矿的增多,农村大量人力由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向打工赚钱。村里,只有少数的老人在家留守种植一些田地。当下,正值收麦子的时节。对于麦田,始终有一种情节,就是印在脑海中的、小时候拾麦穗交给学校的那种幸福回忆。我老家没有麦田,但看过别人家收割。6月的北方麦子熟的季节,已进入30度的炎炎夏季,不用说穿着厚厚的长袖衣服钻到麦地里要一把把把麦子割下来,就是在麦田地里走一圈,都是一种煎熬。所以收麦子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非常不爱干的苦活与累活。起大早,镰刀割,汗流浃背,脖子中还要围个毛巾要不停地擦汗。因为这个印象,今年在心里一直计划一定在收麦季节用镜头记录一下他们的艰辛。于是特意起了大早驱车数次去乡间田地里寻找这些场景。行数百里,寻N方田,很意外,很惊奇,麦地里除了零零星星的收割机在忙碌,几乎看不到田地里有什么人,更没有繁忙的劳动场面。走进收割现场,一打听,人家说,“现在收麦子全是收割机了,谁还用人力收啊,早改机械化了”。
。。。呵,我真老土了。。。

↑
图:欢乐麦场

繁忙的机械麦场,往往在我相机还没找好角度“下手”的时候,收割机已经把大片的麦子收入“囊中”。
这个很神奇的“家伙”。。。
户主只需在麦田的地头等待将打好的麦粒运到家中。一切变得简单。
这位老兄,在地头,一个人,正在将收割机打好的麦子装入袋子。

他说,在过去收麦子,他得全家出动,割麦、运到家、打麦、晾晒这一系列过程,人累得热得要死,孩子们都不爱干这活。而现在,这些活,全是机械化自动完成,只要他一个人在个把小时内就能把麦子运到家中晾晒了。
他说,现在的人,幸福死了。。。。


他让我们看看他的麦子。他说,收得早了几天,麦粒有些发青,会减产。

地里的另一户人家。直接将收割机里的麦粒倒入自家车内。程序更为简单。


眨眼的功夫,数片麦田收割一空。速度之快,令我惊讶现代科技的发达。
收割机老板说,这是他一年中最忙的几天,也是收获最“颇丰”的时候。

从遥远的麦地那一头我开始调整相机,只短短的几分钟这大机械就飞扬着尘土与碎屑瞬间“淹没”了我,喷了我一身。。。。心疼我的相机啊。。。。

近距离拍到一家“收获”的场面。
孩子们也来凑热闹。
配合我们的镜头,扬起收获的金黄麦粒,对老人和孩子来说,是件挺好玩有趣的事儿。
收割机老板娘在收取一百元/亩的服务费。
麦主们说,如果按收割成本,加上化肥农药还有人工费计算,打到家的麦子还不如买面粉合算的。他们说,如今的种粮种菜,只为自己吃着安心、放心,还有份享受种地的快乐,早不是算成本的年代了。
现代科技、食品安全,“农村有块良田种粮种菜”的新型种田理念,已经成为许多城市一族的梦想。

谢谢朋友们浏览,再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