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终于闪亮

(2009-05-16 08:57:23)
标签:

影评/乐评

电影人物

文化

娱乐

分类: 影人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终于闪亮

 

 

   维姆-文德斯(《柏林苍穹下》)不得不喜欢达伦-阿罗诺夫斯基,这个有着超高智商、俄罗斯裔的前哈佛高材生像他一样多悉善感,迷恋摇滚、摄影和涂鸦,也同样依靠才华横溢的短片赢得机会。但与文德斯不同的是,在惊艳般地划过独立电影的天空后,达伦日思夜想的都是如何进入主流电影。曾经,他为此迷失,现在,他证明了自己完全有成为第二个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潜力。要知道,在诺兰之前,华纳影业找的正是达伦,但他交上的《蝙蝠侠》剧本太过黑暗和小众,而被退了回去。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1969年2月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从小就迷恋电影,写飘忽文章,玩黑白摄影,内心敏感自足。中学毕业后就背包去了中东、欧洲和危地马拉,1987年进入哈佛大学修人类学专业,但在同学的诱惑下,开始沉迷于制作电影和动画。毕业作品《超市大清扫》更是斩获了有学生奥斯卡之称的大学生电影学院奖,他也因此顺利进入美国电影艺术学院,攻读艺术硕士。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终于闪亮


   不过到1996年他才开始筹备自己的长片处女作《π》(又译《死亡密码》),讲述一个敏感的数学神童的故事,他坚信宇宙间的一切规律都可以通过数学来寻到答案,明显是他这种高智商人群的趣味,影片以区区6万美元的预算拍成,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饱受好评。他自己发明的“Hip-hop蒙太奇“也开始肆虐侵袭观众的感官,那是一种伴随着强烈、夸张的音效,将画面和动作快速跳接的风格,因此能够在静谧与疯狂之间瞬间转换,从而让观众收获一种目瞪口呆的震撼,无论《π》中那颗天才脑袋里的幻象,还是《梦之安魂曲》里刻意渲染的孤独,其效果都得益于这种天才的剪接观念。此外,他还有用广角镜头来强调动作或影像的直观性,用白色淡出来提示影片的结构和节奏,以及使用装在演员身上的摄影装置Snorrican的癖好。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终于闪亮


   因为圣丹斯的赏识,第二部作品《梦之安魂曲》拿到了不到400万的预算,却强烈地塑造了迷幻、惊悚、诡谲的世界:一对贫民区的母子,儿子沉溺于电视、巧克力和对青春的无尽留恋之中,为了爱和“更好的生活”,终于被毒品所俘获;而母亲同样痛苦于自己毫无希望的生活,当一次做电视明星的机会来临时,她的生活卷入了新的疯狂……这个让人心碎的、追求梦想的故事却笼罩在毒品的阴影之下,而从毒品延伸到电视、食品,它的核心其实是现代人都难以逃避的“上瘾”(addiction)的主题。在对吸毒服药场面眼花缭乱的剪接和阴暗诡异的气氛营造之下,它引起了评论界强烈的反响,从苛刻的影评人到主流的电影公司,都准备对他敞开怀抱。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终于闪亮


   错过《蝙蝠侠》不算什么,毕竟《源泉》最初吸引来了高达7500万美元的投资,但这大半随着布拉德-彼特的退出而泡汤了。他不得不重新修改剧本,找老婆蕾切尔-薇兹和体-杰克曼来救火,但这部用“科幻”手法和“三段式”结构讲述的爱情故事,丝毫不能打动人心,媒体的苛责或许也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天才不该去伺候那种毫无挑战性的主题。“《源泉》会让部分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影迷灰心离去,这个分别发生在公元1500年、2000年和2500年的史诗爱情故事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豪华旅程,但也因此令其象征主义的野心如鲠在喉,‘掐死’了影片自身的戏剧冲击力。”——《银幕日报》直言不讳地说。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终于闪亮


    虽然在2005年,还入围“最需要关注的好莱坞100人”,但那几年堪称是达伦的一个梦魇,喜欢玩消失的他据说还跑到中国度过了一段时间来缓解压力,但《摔跤手》还是让他回归了。尽管这部影片同样遭受了被尼古拉斯-凯奇辞演、被发行商雪藏的困境,但毕竟《梦之安魂曲》那种困境中的梦想者故事又回来了。虽然失去了后者的极致,但融入主流的意图应该得到理解。米基-洛克说:“我要感谢达伦,我欣赏他,因为他是个非常坚定的作者,他本可以拍其他片子赚很多钱,但他却坚持只做那些让他感兴趣的东西,哪怕要冒险失败,为此我尊敬他。”这个金狮,来得即使不能服众,但对容易接受外界暗示的达伦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关键的灯塔。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终于闪亮


   “我尽力让我的生活没有遗憾,我尽力选择那些让我有热情投入的道路走下去,因为那样你不会真的责备自己选错了路。”在领奖台上被米基-洛克亲吻时,他就像一个阳光大男孩,让人很难和那个敏感、忧伤、与黑暗的蝙蝠侠擦肩而过的家伙联系起来。40岁的达伦,未来无疑还埋着很多谜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