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明星动态影人影评电影人物 |
分类: 影人 |
对梅尔·吉布森来说,1986年,由理查德·唐纳执导的《致命武器》不仅成就了他在好莱坞的银幕名声,也奠定了他此后英勇、正直的银幕硬汉风格。在影片中,梅尔·吉布森饰演了一位越战特种部队出身却因突遭丧妻之痛而欲轻生的刑警。为了符合剧中的角色形象,他特地蓄起了长发,并且接受两个月的魔鬼式训练。影片上映后大受欢迎,成为当年全美最为卖座的影片之一。1989年《致命武器2》再掀狂潮,梅尔·吉布森饰演的警探玛丁·里格斯更是以其勇敢、冷静、机智的银幕硬汉形象深入人心,成为继加里·格兰特、肖恩·康纳利之后第三代登陆好莱坞的超级海外巨星。
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使性格一向沉稳冷静的梅尔·吉布森变得飘飘然,反然让他更为现实谨慎。因为他要把握好自己的每一次动作,真正登上好莱坞之巅。1989年,著名动作片导演理查德·拉什的影片《飞离航道》在泰国正式开拍。影片前前后后几易其角,肖恩·康纳利、凯文·科斯特纳都曾表示过出演主角的愿望,但最终的人选还是落在了梅尔·吉布森身上。事实证明,梅尔·吉布森果然不负众望,将一位沉着冷静的飞行员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正如人们对梅尔·吉布森所评价的那样: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但不是商业化的英雄。所以,在影片《爱国者》中,扮演必须挺身而出、拯救家人于危难的一家之主,没有比梅尔·吉布森更合适的人选了。
或许对已经步入好莱坞巅峰的梅尔·吉布森来说,早已不再满足于演绎那些英雄气十足的阳刚角色,他用2002年的影片《天兆》向我们展现了自己内敛而深沉的一面。在这部影片里,梅尔·吉布森摧毁了人们关于他以往角色的全部印象,用惊悚的眼神和迷茫的神态诠释了一种全新的表情。
“演而优则导”的例子在好莱坞的历史屡见不鲜,从罗伯特·雷德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到凯文·科斯特纳均是集制片、导演、演员于一身的天才艺人,梅尔·吉布森对此也早有准备,作为演员他有丰富的表演经验,作为制片人他也熟悉台前幕后工作,而且在与众多著名导演的紧密合作、互相切磋中也使他对导演的工作有了相当的了解,所以他再从事导演工作可谓是轻车熟路,事半功倍。
1993年,他的导演处女作《没有脸的男人》拍竣杀青。梅尔·吉布森自己评价道:“这部片子在某些地方好像有些希区科克的影子。”影片讲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梅尔则不惜自毁破坏形象亲自上阵,扮演一位面部被严重烧伤,内心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的教师。尽管影片在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剧情也相当感人,甚至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但票房成绩却惨淡平常。
1995年,
梅尔·吉布森迎来了演艺生涯最为辉煌的一年,一部《勇敢的心》让他成为当年奥斯卡颁奖晚会上的最大赢家。影片不仅获得了十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摘取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五项奥斯卡大奖,更为梅尔·吉布森全能艺人“演而优则导”的历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起初人们并不看好这部影片的票房,有的媒体甚至称它是一次“疯狂的、自杀性的拍摄”,因为对于那段美国人并不熟悉的历史,没有人知道有多少观众会买账。可是梅尔·吉布森却丝毫不为风言风语所动,他首先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研究了苏格兰历史,仔细观摩了70余部历史影片,然后与剧作家一起合作反复推敲剧本。在苏格兰的拍摄现场,他对任何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因而令影片呈现出极为完美震撼的视觉效果。在真实还原和再现历史的前提下,他还大胆注入商业电影中的娱乐元素,赋予了这部传统历史影片以全新的艺术生命力。他卓越的导演才能令人折服,而他在影片中酣畅淋漓的表演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2002年的电影《我们曾是战士》是梅尔·吉布森饱受争议的一部影片。虽然在票房上过亿,在评论界却并不被看好。理由是在伊拉克冲突正值焦灼状态的时候,《我们曾是战士》无疑充当了美国政治宣传片的角色。整部影片所渲染的气氛和表达的主旨皆与美国时下所使用的口吻相当切合——解救贫穷的无辜人民。然而,梅尔·吉布森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始终保持严肃的面部表情,缺乏人性与情感的力度,十分生硬,遭到影迷的批评。
于是,有人开始怀疑梅尔·吉布森的声名还能支持多久。然而,在经历一段短时间的变奏之后,梅尔·吉布森却以一部重规重矩的宗教题材电影《耶稣受难记》重又开始了铺垫他的导演之路。而接下来,他又用一部《启示》再筑事业的辉煌。他从充满挑战和争议的素材中,提纲挈领地选出无法抗拒的文化精华,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古老玛雅世界,勾画得令人心驰神往而又心有余悸。作为导演的梅尔·吉布森扮演着一个审视者的角色,这让银幕外的人们惊奇地发现,无论是当演员还是作导演,英雄主义与雄性主义永远是他鲜亮的外衣,而人道主义与完美主义则化为了他飞跃腾空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