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康纳利于1930年8月25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工人家庭。清贫的家境使得他13岁就辍学开始谋生,16岁入海军服役,但严重的胃溃疡却使他从军不到三年就被迫退伍,先后做过泥瓦匠、货车司机、棺材匠、私人保镖。因为所受的正规教育并不多,他的丰富知识都是在图书馆中自学来的,包括学习表演。1958年,在一部名为《另一时段,另一地点》中开始崭露头角。

1961年,英国影界计划拍有关詹姆斯-邦德的系列片。身材高大、体质健壮,加上性格上如出一辙,康纳利很快被制片人确定为邦德的扮演者。1962年,007第一部《铁金刚勇破神秘岛》(又名:《诺博士》)上映,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康纳利也因此而一举成名,开创了不朽的“邦德”时代。接着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康纳利又主演了五部007系列片,其中他最喜欢的是《铁金刚勇破间谍网》(又名:《来自俄罗斯的爱情》)。1967年后,因为“报酬和挫折”(他说伊恩-弗莱明是一名势利的老伊顿学者),康纳利拒绝再演间谍,于是1969年的邦德片《铁金刚勇破雪山堡》(又名:《女王密使》)便改由乔治-拉赞比主演。该片失败后,制片人布罗科利又说服康纳利再次扮演“007”,于是1971年拍了《铁金刚勇破钻石党》(又名:《永远的钻石》)。邦德系列打入了世界市场,但拍完这一部,康纳利坚决不再干了。从此,银幕上的“007”便改由罗杰-摩尔担任。12年后,另一个制片人杰克-施瓦茨曼也想拍一部类似“007”的影片《永不说不》,原来是请康纳利作顾问,但不久影片就到了非康纳利演不可的地步。于是,这一年两部邦德片同时上映:辛-康纳利的《永不说不》和摩尔的《铁金刚勇破爆炸党》(又名:《八爪女》)。“007”使康纳利出了名,但是他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人物,他说:“要是除去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不过是个平庸的英国警察罢了。在真实生活中我如果遇到他,一定不会喜欢他。他跟我根本不是一类人。”


《铁面无私》海报及剧照
1980-90年代,已入高龄的康纳利迎来了他演艺事业的第二春,《猎杀红色十月》、《石破天惊》等纷纷获得成功。1987年他还在《铁面无私》中完全突破了“邦德”模式,凭借精湛的演技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2005年他获得欧洲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2006年美国电影学院(AFI)也颁发了他终身成就奖;《SFX》杂志在2006年的一次读者投票调查中,康纳利被选为最佳詹姆斯-邦德,布鲁斯南名列第二,接下来依次是摩尔、达顿和拉赞比。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他少时崇拜的影星康纳利的评价是:“世界总共只有七个真正的电影明星,辛-康纳利是其中之一。”
辛-康纳利主演的007电影:

1、《铁金刚勇破神秘岛》大陆译名:《诺博士》1962年

2、《铁金刚勇破间谍网》大陆译名:《来自俄罗斯的爱情》1963年

3、《铁金刚大战金手指》大陆译名:《金手指》1964年

4、《铁金刚勇战魔鬼党》大陆译名:《霹雳弹》1965年

5、《铁金刚勇战火箭岭》大陆译名:《你只能活两次》1967年

7、《铁金刚勇破钻石党》大陆译名:《永远的钻石》1971年

《永不说不》1983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