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跳出我天地》——舞动生命

(2007-07-19 08:59:49)
标签:

影评

回顾经典

分类: 影评
 
 

《跳出我天地》——舞动生命

 
 
  有人说,成长是残酷的,因为成长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走到叉路口,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即便这选择再困难,你都不能逃避,因为,谁也不能拒绝成长。小男孩比利·艾略特爱上了舞蹈,这种在很多人看来是“离经叛道”的选择,注定了他的选择之路走得更加艰辛……

 

《跳出我天地》——舞动生命

 


  影片《跳出我天地》(又名:《比利·艾略特》)的故事发生在1984年的英国。北英格兰的一个小镇爆发了煤矿工人大罢工。十一岁的男孩比利·艾略特的父亲和哥哥都是罢工的工人。为了使比利强壮,父亲每周让他去学习拳击,但比利似乎对拳击毫无兴趣。他只喜欢在过世的母亲留下的钢琴上弹一些不成调的曲子,喜欢哥哥那些节奏强烈的音乐唱片。
 

《跳出我天地》——舞动生命


  一次偶然的机会,比利看到一群女孩在芭蕾舞课上跳舞的情景,这美奂绝伦的艺术立刻深深地吸引了他。而严厉的芭蕾指导老师威尔金森夫人也很快发现了比利的天赋和潜质。她耐心地栽培并鼓励比利去参加皇家芭蕾舞蹈学院的甄试。
 

《跳出我天地》——舞动生命

 
  然而,小比利学习芭蕾的愿望并没有轻而易举地实现。当还在为吃饱肚子而挣扎在罢工活动中的父亲和哥哥发现比利把学习拳击的费用都浪费在他们看来毫无男子气概的芭蕾舞上时,一场家庭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从无助到犹豫,徘徊,再到挣扎,反抗!比利用舞蹈表达自己,用舞蹈施放能量。当圣诞夜里,顽固的父亲看到比利在排练厅里忘我的舞蹈时,终于决定帮助儿子去实现梦想。
  困窘的父亲放弃了罢工,典当了妻子留下的金表和首饰,带着儿子踏上了去伦敦的旅程。在陌生的伦敦,众多的考官面前,从未出过远门的比利木讷而局促。然而,当音乐响起,像有一股电流穿过身体,比利忘记了自我,用娴熟的舞步和朴素真切的语言征服了全部考官。


  十四年后,成年的比利不负众望,成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当他在“天鹅湖”中以健美的一跃惊艳全场时,那坐在场下的两鬓斑白的父亲,眼中溢满幸福的泪花……

 

《跳出我天地》——舞动生命

 

  这是一部看后会让人血液沸腾的电影。或许你还在经历着青春期,或许你早已过了青春期,但无论怎样,它都会让平静的心,泛起波澜。那个面对选择,无所适从,最终又凭借自己的努力,坚持下来的小男孩比利·艾略特其实就是我们自己,虽没有相同的经历,但冥冥之中,心底却有共鸣,这或许就是成长的力量。
  影片《跳出我天地》的励志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很多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把它归类为励志类影片。然而,影片所承载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励志主题那么简单。它没有一味地把笔墨放在描写执着少年追求理想的事情上,而是把故事放置到一个动乱的社会背景中,把少年的勇气和义无反顾的倔强与罢工工人极力摆脱困境的坚决态度进行合理的穿插和编排。这种交织的情节为影片徒增不少厚重感与现实感。
 

《跳出我天地》——舞动生命

 
  “情”的表现,是《跳出我天地》的一大亮点。影片采用最简单的单线叙述,朴实无华的电影语言贯穿始终,剧情发展毫不拖泥带水。而对于父子情、兄弟情,亲情,友情,师生情这种种感情的描述则着力不少,每一种感情都表现得细腻真诚,隐忍而不张扬。那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与忧郁,就像是一杯苦咖啡,纯粹而隽永。温情从现实的事件中一点点儿破茧而出,积蓄沉淀,成为了影片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跳出我天地》——舞动生命


  《跳出我天地》是舞台剧导演出身的斯蒂文·德奥瑞的银幕处女作,虽然是初上大银幕,但斯蒂文的执导手法老到而洗练,赋予了电影一种内在的真实感和幽默感。在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跳出我天地》一举获得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及最佳原创剧本等多项奖项的提名。影片没有大牌明星加盟,包括导演和几位主要演员都是第一次参加电影的拍摄,因此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就显得格外有分量。
 

《跳出我天地》——舞动生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4岁的男主角杰米·贝尔,本片是6岁起便开始习舞的贝尔第一次演电影,他从3000多名英格兰少年中,通过层层考核筛选出来的。据说,在挑选“比利”的过程中,导演、编剧和制片一直存在意见分歧,直到杰米走进他们的视线三人才同时举牌通过。而小杰米也不负众望,在当年的英国电影金像奖上打败汤姆·汉克斯等人获得最佳男主角的荣誉。
  此外影片中风格独特的原声音乐也让人耳目一新。流行风格的蓝调摇滚乐,时而舒缓忧郁,时而活泼跃动,随着小主人翁的心情变化起伏。具有独特的视角。而另外一些枯燥烦闷夹杂着张力的音乐更是矿工小镇最妥帖的背景写照。镜头转换与音乐搭配默契,在不动生色中调动起人们的视听神经。
  就让我们记住比利·艾略特吧,那个在舞蹈教室肆意舞动的少年,那个在英国皇家剧院的舞台上,凌空伸展,硬朗而优雅的身影。乐章戛然而止,身影与画面就此凝固,只留下力与美的震撼和回响,那是成长的乐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