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三仄和孤平
| 分类: 慵茸草 |
三平、三仄和孤平
收三平,也被称为“三平调”,是铁定的拗句。收三仄一般也不提倡。
看看三平在其他地方如何。为说清楚,需要一幅图:
这是以前的图。当时的博文中,符号往往被吃掉,不得已作图。现在用一下。
A行表示“平平仄仄平平仄”,B行表示“仄仄平平仄仄平”,后边的符号表示“平且押韵”。其他两行不说也会明白,最后一行是一种特例。所有的律句都在图中了。
起三平——就是一二三(位置的字)都平,二位是该守严的,本应该平,即A和D可以;
腰三平(指三四五),C是标准的,B的五位可权,也可以;
偏三平,是说二三四位或四五六位。不可以,都是因为“互”的问题,就是二四不同调,四六不同调。也就是,这两种不会出现,可以不论。
一般情况下,只说三平,是狭义的,就是指收三平。
三仄呢。收三仄,只有C可能,可以,不过被认为“不太和谐”,不提倡。
腰三仄,D是标准的,A的五位可权,也可以;
偏三仄,二三四位,四五六位,“互”的原因,也不会出现。
起三仄,C的三位可权,没问题;B的三位有孤平问题,不犯为高,犯了要救。
律诗的两忌:孤平为大忌,收三平为二忌。
大忌要救,二忌则不能犯!
总结,收三平绝对犯忌,起三仄可能犯忌。
起三仄,容易犯孤平,不得已犯了要救。救,其实也简单,后边的五位用平,成为:
仄仄仄平平仄平,就救完了。此即所谓的孤平拗救,大概意思是这句的“平”已经“不孤”了吧。这看起来是“三五换”。
犯“收三平”只有D句,犯“孤平”只有B句。都是“韵句”。
(特殊情况下,用收三仄配合收三平来表达某种情绪或者气魄,也挺有意思。不过犯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