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龙凯锋
龙凯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99,529
  • 关注人气:15,5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凯锋瞰天下】国企改革的重点在哪?

(2014-11-04 06:43:39)
标签:

经济

创新

财经

分类: 我的文章专辑

    【龙凯锋瞰天下】国企改革的重点在哪?

  

        国企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有人认为国企改革的重点是体制,所以主张从公有制变为私有化;有人认为国企改革的重点,是企业领导层的改革,通过调整企业领导层来促进国企发展。个人认为,国企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国企内部创新机制,使国企能够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社会先进生产方式的主导者,市场新产品新工艺的发明者。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现代经济运行的规律,才能重新定位国企,认识国企的重要战略意义,研究国企发展的规律,使之成为国家强大和崛起的经济技术基础。

       经济的发展在创新。在没有蒸汽机的时代,人类依靠马车、牛车、帆船作为交通运输工具,行动范围小,而且费时费力;蒸汽机发明之后,人类开始依靠蒸汽机牵动的火车,蒸汽机动力的轮船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纺织业也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之源。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世界的升级进步,催生了煤炭产业链经济。内燃机的发明,人类开始有了新型内燃机火车、内燃机轮船、内燃机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世界开始升级进步,催生了石油产业链经济。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能时代,煤炭可以发电、石油可以发电、天然气可以发电,太阳能可以发电、核能可以发电、潮汐能可以发电、地热能可以发电、生物能可以发电、氢能可以发电等等,电能大规模使用,使人类社会开始进步升级,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因为电能而改变。

       电子的发明,打开新的经济领域,人类进入新的文明时代。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的发明,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在发生质变。我们试想一下,一个生活在内燃机时代的人,与一个生活在蒸汽机时代的人,两者相比,谁更强?谁更有竞争优势?生活在蒸汽机时代的人,旅行只能坐靠蒸汽机牵引的火车和轮船。生活在内燃机时代的人,旅行可以靠坐飞机、汽车、火车、轮船,速度大大提高。一个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与一个生活在没有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人,两者相比,谁更强?谁更有竞争优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坐在家里可以与远在万里之外的朋友互通信息,可以坐在家里购买全球的产品。而生活在信息不发达时代的人,对外沟通只能打电话、通信,只能去就近的店铺购买物品。眼界和可选性,大大减少。

         人类的文明进步,依靠一项一项伟大的发明来指引。正是由于一项一项伟大的发明,人类才实现文明的升级,社会的升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升级。没有VCD,CD是个宝;有了DVD,VCD马上被市场淘汰。在2G时代,诺基亚手机是全球畅销手机,人类进入智能手机时代,进入3G时代,诺基亚一夜崩溃,失去市场。没有笔记本时代,台式机是个宝;笔记本大幅降价,笨重的台式机就被抛弃;手机和平板电脑畅销之后,具有电脑功能,笔记本也日益失去市场。没有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国内零售商为所欲为,依靠地域垄断,想涨价就涨价,有了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之后,零售商的地域垄断被打破,日益陷入萧条和萎缩,国内市场也日益一体化。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但愿能够成为全球性的网络超级零售商。

       通过思考人类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经济的发展在创新,企业的发展在创新,创新则生,不创新则死。特别是全球化时代,一国的企业必须遵守全球游戏规则,如果靠行政力去维护僵化不创新的企业,最终的结果是企业成为国家的包袱。我们的国企,如果不依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创新去抢占市场,去发挥优势,而是依靠行政支持和垄断去霸占国内市场,不但不能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正能量,而且成为阻碍我们国家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成为阻止我国社会升级进步的包袱。所以必须给国企正确战略定位,必须对国企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我们才能找到更好地发展国企的政策策略。

       国企改革的关键,是建立国企内生创新的新机制,使国企成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创新的社会主力军,这才是改革的重心。衡量国企是否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否是社会产业升级的主力军,就看其发明创造的新生产方式、新产品、新工艺、新发明有多少,看其新产品、新工艺、新生产方式、新发明的社会效益多少,这才是衡量国企是否良好的指标。而不是看国企赚了多少钱,获得了多少垄断利润,不务正业的国企,靠买卖土地、搞房地产、贩买贩卖、甚至靠放高利贷等赚取利润的国企,只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

 

 

【龙凯锋瞰天下】国企改革的重点在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