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是回应博友糊言不乱语,他对我写的《该忍辱负重的是日本,不是我们》,表示了不同意见。这很好,我们都是一介平民,之所以对国际问题表示关注,最主要的还是一片赤子之心。中国有句古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天下,在中国利益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已经不只是局限于国内,而更多体现在国际上,体现在全球。
首先,中日货币互换,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日本的利益比对中国的利益大。因为日元不是主权货币,而是美元的附属货币。美国在日本驻军,对日本本国安全具有主导权、控制权,日元升值和贬值、乃至日元利率的变化,美国都可以通过制造事端来操控。关于这个观察点:一是80年代的广场协议,使日元按照美国路线图进行升值贬值,导致日本经济至今萎靡不振。这充分证明了日元不是主权货币,而是美元附属货币。二是日本地震,引起核电站爆炸。充分显示了日本国内安全的脆弱性,也显示了日本经济的不稳定性。日本通过中日货币互换,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日元的战略支撑,也大大促进了日本经济与中国的合作程度,增强了日本经济的稳定性。
其次,中日钓鱼岛纷争升温,这次是日本主动挑起的,也就是说是日本有意为之或者是美国唆使日本有意为之,不管是日或美在其中的主导意图,但事实都是一样的。在日本主动挑起钓鱼岛纷争的同时,叙利亚局势也正处于风口浪尖上,中国南海维权也处于升温阶段。美日此时主动挑起钓鱼岛纷争,无非两个意图:一是掣肘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发力。二是威逼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让步。所以,美日的意图,无非是此时把钓鱼岛作为战略筹码,迫使中国战略妥协和让步。
关于这一点,普京是明白人。所以俄罗斯的梅德韦杰夫登南千岛群岛,轰炸机围绕日本巡航,26艘军舰围绕日本巡航,某种程度上是战略策应中国。中俄如果在东北亚示强用强,趁机破局,摧毁美国在西太平洋乃至三个岛链的安全体系,那么美国是得不偿失的。在东北亚,中俄是地头蛇,美国是强龙,古语云:强龙斗不过地头蛇。中俄合作,美国在东北亚是毫无胜算可言,只能徒耗宝贵的战略资源。在中亚、中东战略资源日渐掣肘、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在东北亚徒耗宝贵的战略资源,对美国来说是得不偿失。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写了一篇文章《中俄朝联合出手,一战可破美日四分天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博客里找找。
对美国来说,亚洲旧秩序的维持,核心靠日本。日本是美国第一岛链的核心,日本反水,则美国第一岛链全线崩溃,美国太平洋霸权也全线崩溃。日本衰落,美国第一岛链则名存实亡,美国太平洋霸权也名存实亡。日本的走向,决定美国太平洋霸权,这一点毫不为过。
那么,目前东北亚局势,中俄是示强还是示弱?个人认为,应该示强用强。示强用强,则美国必然增加在东北亚的军事力量,以巩固美国在太平洋的霸权。这样势必美国在中东、中亚的力量趋弱。在力量有限的态势下,此地力量增强,彼地力量必然趋弱。东北亚紧张局势升温,则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必然压力减小。所以,在东北亚示强、用强,俄罗斯十分乐意,也愿意和中国进行战略密切配合。至于如何示强,个人认为,除了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示强,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示强,还有就是朝鲜可以搞些大动作示强,以策应中东局势。示强用强,就是要迫使日本投降,通过对日本施加战略压力,来揪出幕后美国,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效果。说白了,不打痛儿子,做爹就不出来。只有把日本打痛了打哭了,美国也就无法躲在幕后操纵,不得不出来哄儿子,给儿子撑腰。
至于糊言不乱语兄认为,美国很可能促使东北亚降温,以免日本坏了美国全球战略大局。这一点我也表示赞同,但前提是中俄在东北亚示强用强的战略程度,如果日本抵挡不住准备投降时,恐怕那时才是美国出手降温。这个度的把握,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
附:糊言不乱语:日本挑起钓鱼岛之争,有很深的权谋,不是不自量力的愚蠢之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f596f01018u15.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