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不是日本,日本多虑了

(2011-12-06 07:09:34)
标签:

龙凯锋时评

军事

分类: 我的文章专辑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12月6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题:中国会重蹈“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覆辙吗?(作者经济分析师河野龙太郎)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很可能正濒临日本在1970年前后碰到的局面。

    1970年左右,一直作为日本高速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至城市的进程即将落幕。也就是说,日本已来到“刘易斯拐点”,英国经济学家划易斯认为,在城市工商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经济会高速增长,而这种转移一旦完成,高速增长便终止。

    然而,在当时的日本,许多人笃信9%的潜在增长率会永远持续。因此,增长率一跌到8%以下,政府就认为是经济减速,试图通过放宽货币政策和扩大财政支出维持高速增长。潜在增长率明明已开始回落,下滑至5%以下,但只要政府维持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经济增长率便可暂且超过潜在增长率。可是,这种做法产生房产泡沫和劳动力供给瓶颈,导致工资上涨,加剧内因引发的通胀

    事实上,1970年至1975年,日本产生了一种被称作全国性房产投机和物价错乱的通胀现象,经济增长率剧烈波动。当然,全国性房价上涨受到田中角荣首相1972年启动的“列岛改造计划”影响,而物价错乱的直接起因则是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但笔者认为,政府没有意识到潜在增长率回落,一味通过扩张性货币财政政策来维持不可持续的高速增长的做法,加剧了上述两种现象。

    回过头来,中国可以吸取日本的失败教训吗?一般认为,沿海地区工资大幅上涨的现象说明,中国已经过 “刘易斯拐点”。但也有人认为,沿海地区工人出现短缺的原因之一是内陆地区启动工业化,抑制了劳动力转移,而内陆经济启动本身也是种劳动力向增长部门转移的过程,因此中国仍可以维持潜在增长率。

    假如笔者的观点成立,那中国就一定要尽早让经济增长冷却至8%以下。但很多人认为,一旦经济增长率回落至8%以下,就业会恶化,产生严重的经济问题,因此政府要尽早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以避免这些现象。假如中国为避免经济回落至8%以下,重拾经济刺激政策,恐重蹈1970年至1975年日本的覆辙,且目前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备受期待。

 

   【龙凯锋时评】日本多虑了,中国不是日本。连石原都知道,日本是美国的情妇、性奴,那是因为日本的所有军事力量,都是在美国指导下建立的。日本最缺的是没有军事自主权,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在美国购买的。因为没有军事自主权,也就没有政治自主权,没有经济自主权,完全是美国的军事附庸、政治附庸、经济附庸、文化附庸,充其量是美国的一个奴才、走狗。

   二战之后,日本实质上成为美国的殖民地。日本不允许有核武器,不允许有航母,不允许有核潜艇,不允许有自己的航空工业。所以,日本的全球定位系统依赖GPS;日本的战斗机,都是购买美国的F-15、16;日本的防空系统,购买美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日本对美国,是胳膊拗不过大腿的。美国的话,日本不听,马上会死人,而且是军政主要领导人。。。。。。。

   中国和日本不同,这得益于我们的第一代领导人,建立了“两弹一星”的大战略国家安全系统。我们的三位一体投射核弹系统(包括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可以确保和美国实行对等摧毁;我们的嫦娥一号、天宫一号、神州系列飞船,可以在太空翱翔;我们的北斗系统,可以为我们的飞机、舰船全球定位;我们有14亿人,具有强大持久的生产力和战斗力,有充足的兵力后盾;我们有毛泽东思想武装,在大战略方面高人一筹;。。。。。。这都是我们独立自主的战略基础。。。。。

   日本八十年代的衰落,不是别的原因,是日本没有政治、军事自主权,也就注定没有经济自主权的根本原因。不认识这点,那是战略短视,担忧我们走日本的路,那是扯淡,而且扯很大的淡,哈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