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扶贫先扶教育   扶贫先扶大学生

(2006-12-25 12:33:11)
扶贫先扶教育 <wbr> <wbr> <wbr>扶贫先扶大学生
   我国贫困人口多,这是事实。每年扶贫投入的资金也多,这也是事实。为什么贫困人口却难以消除呢?我觉得国家扶贫战略没有扶到点子上去。没有从源头扶起。国家扶贫的重点是扶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提高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和普及率。扶贫的重点应该是青少年,培养他们成才,成为拥有一技之长,且能与时俱进的人才。只有从源头上消除贫困的土壤,才能减少贫困人口。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全国一体化的时代到来,只要受过教育,能力素质强的人,都能在经济发达地区生存下来,这样就摆脱了贫困。要么贫困地区孩子受到很好教育,能够利用自身能力素质,实现本地与发达地区经济接轨,促进本地区摆脱贫困。
   我国要成为世界大国、强国,必须重视教育,通过教育,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战略性转移。要实现人才大国的战略目标,必须高度重视教育扶贫。为扶贫而扶贫,结果是造成贫困人口对国家扶贫的依赖,甚至出现越扶越贫的现象。那是因为扶贫没有扶到根子上,扶贫没有扶到重点上。所以,我提出的战略口号“扶贫先扶教育,扶贫先扶大学生”。
    一、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基本实现欠发达地区免费义务教育。
    我国教育资源,由于历史原因、地区发展不平衡原因、国家政策原因,导致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平均。体现在学校分布多少、学校硬件设施、学校软件设施、学校教学理念等。总体上来说,城市教育资源比农村丰富,经济条件好的农村教育资源比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资源丰富。导致城市出现贵族学校,农村孩子却无学可上。
对教育的投入,我们要进行长远规划,对城市投入慢慢转少,主要加大对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投入,使农村孩子人人可以免费上学,为他们能力素质提高打下坚实基础,这是国家百年大计,甚至是千年大计。
   二、加大对技校、职业高中的投入,基本实现没考上大学的孩子能经过培训,拥有一技之长。
   我国青少年多,基数大,而且大学教育资源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青少年上大学的要求和愿望。但是,这些没有上大学的孩子,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有的因为失业,甚至成为社会问题,把他们逼上绝路。所以,要大力开办职业教育和技校。
职业教育和技校,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结构来开设。如果是工业发达的地方,可以开设技工学校多一些,便于当地企业到技校招工,既促进技校发展,也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对农村地区,可以开设一些农业、畜牧业等方面的技校,促使当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职业教育,是国家促进就业,提高工农业和服务行业技术水平的最基本的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宏观规划,政策引导、法规制约,确保职业教育成为我国大多数青少年走向社会的最有用的教育。
    三、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扶贫力度,实现考上大学的学生都能上大学。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代表着国家的希望。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才,绝大部分是从大学生中出来的。所以,扶贫先扶大学生。对没有钱上学的大学生,要一律进行无息贷款,偿还期限要长,最好在大学生毕业20年内还清就可以啦。因为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竞争激烈,还款期限短,给他们的压力就大。
扶贫大学生,是见效最快,收益最大的扶贫项目,国家一定要制定法规,确保大学生能够靠自己贷款上学,减轻贫困家孩子上大学的后顾之忧。
   中国强不强大,中国的强大持不持久,靠的就是国民能力素质的高低,靠的就是教育水平的高低、稳定性和普遍性,主要看我们的教育法规、教育制度、教育质量、教育普及率。这是我们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根基。我们要变“被动扶贫”为“主动扶贫”,通过提高人员能力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的能力素质,达到扶贫的最佳效果。所以,国家宏观调控教育资源,打破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过大的现象,是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