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以战火停火快半个月了,今天以色列也撤销对黎巴嫩的空中封锁。对这场战争,我们可以思考的东西很多。战争爆发时,7月18日我撰写了《透视中东局势背后各国的战略意图》一文,局势的发展基本符合我的预测。8月10日,根据作战双方的战场形势和国际形势,我作出《黎以战火一周后将逐步减弱》的判断和预测,
8月14日,黎以双方在联合国调停下实现了停火。
从以色列的战略战术上看,和美国轰炸科索沃战争模式基本一致。战后,以色列之所以承认自己失败,目的是为了平衡黎巴嫩人心中的怒火,是为了安抚黎巴嫩人民。在我看来,以色列真的失败了。失败在两个地方:一是没有想到真主党装备了大量新式武器装备和灵活的战略战术。真主党武装不但拥有攻击以色列纵深的火箭弹,而且装备有大量的便携式导弹,以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二是失败在政治上。以色列用科索沃战争模式,对黎巴嫩的基础设施狂轰滥炸,导致了阿拉伯世界和黎巴嫩人的空前团结,使真主党成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这是以色列政治上的失败。
从伊朗和以色列地理位置上看,科索沃战争模式适合对伊作战。黎以战火中,以色列地面作战为什么损失惨重?而空中打击却反应如此迅速和快捷呢?这是因为以色列只准备好了用空中作战方式对付伊朗,没有准备好在地面作战中对付伊朗。所以,以色列在与真主党进行地面和海上作战时,陷入被动。先进的隐形战舰和坦克,都被击毁击伤,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人说以色列情报工作做得不好,是失败的一大原因。其实,不是以色列情报工作做得不好,而是以色列的情报工作重点在伊朗身上,不是在真主党身上,所以顾此失彼。
最近,以色列散发出三个信息:一是总统丑闻,目的是转移世界注意力。二是总理宣布自己失败,目的是平衡黎巴嫩人民的仇以心理。三是炒作对伊朗的作战计划。目的是先发制人,暗示自己做好了作战准备,防止伊朗先发制人。黎以战火刚平息,以色列的民心士气还没有恢复,储备的精确制导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经济也元气大伤,兵力和武器装备急需保养和补充,所以放出风来,主动威胁伊朗,以掩饰自己此时的不利境地。
研究这场战争,对研究未来世界局势的发展很重要。这场战争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显示了现代游击战的新特点。即特种游击战和高科技游击战的特点,游击战战士一旦装备便携式导弹、夜视仪、阻击步枪、伪装网、地雷和通讯工具等现代高科技武器,战斗力将大幅提升。二是大规模消耗战的特点。具有价格便宜、火力强大、射程较远、发射简单的武器,如火箭弹、火炮等武器仍然具有巨大的作战价值,特别是相邻国土两国作战,穷国一方,可以给富国以强大的杀伤力,严重影响富国的发展。三是这次战争是一场代理人战争。未来下一场中东战争,很可能也是一场代理人战争,不过谁是棋子,谁是棋手,就要看各国的实力和智慧。这次黎以冲突中,伊朗和叙利亚成功地成为棋手,而避免成为棋子,就是一大胜利。以色列是美国的棋子,则处于被动境地,就是一大失败。以色列也很无奈,其所处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永远只是大国的一粒棋子。四是这场战争暴露了美以下一步战略行动的特点。未来会采取科索沃战争模式攻打伊朗。
由此,我进行一些预测:一是黎以战火将使中东局势处于更加复杂境地,连真主党都能让以色列元气大伤,其他与以色列有仇的国家,将很可能改变以往用决战分胜负的战略战术,采取与以色列针锋相对的消耗战战略战术,迫使以色列让步。所以,火箭炮、便携式导弹之类的武器在中东市场会红火。过去中东一些国家认为只有购买美国先进战机、爱国者导弹等大型武器才可以保障自身安全,现在则认为购买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射程较远、火力强大的火箭炮更实在。中东国家买大型武器永远打不过以色列,消耗过多的金钱资源,买的大型武器装备,以色列可以轻松地摧毁它。而买先进的便携式导弹、火箭炮、阻击步枪、夜视仪等中低档武器,价格便宜、便于操作、可大量装备、威力大,对加强国防十分有利。一旦以色列周边国家部署了大量中远程火箭炮,以色列离亡国就不远了。所以,以色列得罪中国,炸死我观察员,至今对我要求道歉和赔偿置之不理,是迟早要吃亏的。我们只要卖一些中远程火箭炮给黎巴嫩、约旦、埃及、叙利亚等国,以色列就离亡国不远了。
二是黎以战火对东亚格局的深远影响。真主党武力比不上朝鲜,韩国军力比不上以色列,而较弱的真主党能够让以色列元气大伤,强大的朝鲜毁灭韩国,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所以,韩国的所谓战略家们,应该思考如何搞好与朝鲜的关系,而不是配合美国对朝鲜施压,逼急了让朝鲜主动出手,局势就不好控制了。
三是美国和以色列攻打伊朗的时机为期不远了。俄罗斯有专家估计在今年,我们有专家估计在明年,都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