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女儿的路

标签:
美国教育艺术艺术学院油画 |
分类: 二千斤 |

最近贴了很多老大的作品, 大家的反响都很好, 特别是很多专业人士看了以后也觉得她很有感觉. 虽然还未出成果, 但是看到她的作品当母亲的还是觉得很欣慰. 不少人问我是怎么培养女儿走上艺术这条道路的, 今天我就来说说我所谓的"培养"之路.我不知道我的"培养"经历是否有可借鉴的地方, 但是写下来是女儿成长的一个记录吧.
打了引号是因为实在谈不上培养二字,因为的确不是从小刻意培养她走这条路,
不过是给她适当的土壤让她自由发展到了今天的样子. 虽然LUCY从小就爱画画, 但是我一直没有当回事, 一是所有的小孩都会爱画画,
那是个表达情感的工具而已, 不必因此觉得孩子是天才必须马上培养. 二是我不愿意让孩子从小感到必须学画画的压力,
她必须非常热爱才能去做这一行. 我自己就是个失败的例子,小时候因为父亲的原因总觉得我必须画画,
到后来甚至有点逃避一切和艺术有关的东西. 我绝对不能让她走我的老路. 我能做的就是帮助她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
慢慢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初中以前她在学校里的美术作业从来不突出,毫无建树, 我也从来没有担心过,
让她乱画就是最好的方法. 当时甚至我都怀疑她也许没有太大的艺术天分. 反正美国小学的艺术教育当普及教育是完全够了,
我没有必要再去施加压力.
到了她12岁的时候我正好认识了我的邻居胡冰老师, 她是纽约服装学院的基础课老师, 对中美两国的美术教育都非常熟悉和了解.
我很乐于把孩子交给她学画, 那怕只是学来当成一种爱好. 但是有一点我是非常明确的, 早期的美术教育宁缺勿滥, 宁少勿过.
我见过太多拔苗助长而一事无成的家长和孩子了. 所以我不希望她象中国孩子一样每周花大量的时间在画画时, 最后完全画油而无真正的艺术感受.
那时我和孩子都没有确定以后会走艺术这条路, 我就希望她抱着玩玩的轻松心态去学画, 把艺术当成一件好玩的事去做.
最怕她在大量枯燥的基础训练里失去对绘画的兴趣. 好在胡冰老师教过很多美国学生,
知道怎么保持学生的兴趣,经常更换媒体和材料,不但强调画要画得松,
学画的气氛一直是轻松而愉快的. 难得她和胡冰老师也非常投缘,
两个人在一起有说有笑. 当时我们每周最多去一次,
每次就一个小时. 到了放假的时候就不去了. 我的原则就是学画不能成为心理负担, 如果她反感我就不勉强她了, 因为她的成绩也不错的,
不是非得走艺术这条路. 好在她还是很有兴趣. 我们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学了四,五年, 看见她在慢慢地进步. 老师的家在我家窗户就看得见,
她自己去自己回, 根本无需我操心.同时我给她买了电子画板, 教她PHOTOSHOP最基本的一些功能.
她一下子就爱上电脑绘画,平时她就在电脑前没日没夜的乱画. 那段时间我真的没有为她学画操过一点心,
完全是放羊.
在她对绘画有点认识以后我就经常带她去参观画展画廊博物馆, 看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 一起评价感叹享受, 以玩乐的心态看待美术,
而不是以一苦逼考生的心态.她也经常和我的艺术家朋友接触, 参观她们的画室, 看别人创作的过程, 她也觉得非常有趣. 如果真正算培养,
这部分算是我出了时间和力气为她做的事.其实现在看来这些事非常重要, 学艺术的眼界非常重要, 看到的东西多,
思路自然就不一样了.应该说她也是很幸运有我这样一个妈
,
虽然比较懒, 但是知道她应该朝哪里走.

到了高中的时候, 她的才华开始小露荷尖, 引起了学校美术老师的注意, 把她分到了比较高的艺术课里.
这时我也开始意识到她可能的确是很有天赋, 应该吃艺术这碗饭.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她真正是酷爱画画,
可以不吃不喝在电脑上画5,6个小时.她已经完全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了. 我觉得不让她学这个太可惜了.
但是文化课我叫她千万不能放松, 一是想转专业还来得及, 二是好的美国艺术学院要求的分数也是不低的.
(现在我才意识到越高的文化分越容易拿奖学金, 可惜知道晚了, 不然还可以督促她考好一点).
但是当时她画的东西就只有基础训练的东西和电脑上的卡通画,我还以为想考动漫专业有这两类作品就可以了. 我带她去COOPER
UNION给老师看画, 老师似乎是觉得她的作品结构太单调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美国艺术学院要求的东西根本不是中国的那一套,
必须搞大量的创作, 展示自己基本功的同时要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不过那次看了COOPER UNION的学生作品也让我很失望,
因为水平真的很不咋样,只讲创意而无表达的能力和技巧, 而且培养的方向完全是超纯艺术, 和她想学的动漫差很远,
所以我们决定以后不报考这个学校.
这时她的基础课也开始进入低谷,
色彩和素描画了好几张都没有进步.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把她带回国接受一下我父亲的那种严谨的基础训练.
我心里也很明确就是这样的训练时间不能太长, 我很怕她在这样的训练里失去自我的创造能力.我不能把她变成一个考试木偶,
她的本质应该是个艺术家. 我以为不管水平的高低, 心里要有一颗艺术家的心,要有美好的想象力和对艺术的敏感,
而不只是一个应试考生画一堆坛坛罐罐和石膏.好在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当时她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来坚持自己了,
在接受了外公的一个多月的素描训练以后, 她觉得受益非浅, 对绘画的理解能力深刻很多.
回来以后就是真正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去年10月我带她接着参加了2次作品日,
有10来个艺术学院的老师给她看画, 收获非常大, 每个老师都给了非常积极中肯有建设性的意见.老师们都非常肯定她的作品,
对她说是非常大的鼓励, 信心大增.因为只是来自我和父亲的肯定是不够的. 她也同时看到很多学生眼花缭乱的作品, 眼界大开.
回来以后她就准备开始搞报考学校的作品了.刚开始她仍然感觉很吃力, 不知道创作应该从哪里入手, 有点漫无边际.
我给她讲了一些基本的原理, 又给她一些参考照片, 甚至给她一些明确的构思.慢慢她就开始找到感觉了, 到后来就灵感不断, 一张接着一张,
进步神速. 今年一月在我在中国的期间她又创作了很多不错的作品, 我和父亲看了都很感惊奇.我们都确定她走艺术这条路完全是个正确的决定了!
到此时我知道我可以放手了,
以后她的艺术道路可以完全由她自己走了.
如果女儿是一粒品质优良的小种子的话,
我做的不过就是在她需要养分的时候给她施肥, 在她需要水的时候给她浇水. 我没有花太多的时间给她不停地给她翻土, 也没有给她过度的养料.
以后她要长成什么样的树和花也随她去吧. 尽管我知道她的确有点天赋, 但是我完全没有期望她能成为什么大家.
我所希望是就是她能进个还算体面的学校, 以后有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 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我就是我的希望.
前一篇:集中发一次老大最近的作品
后一篇:春风忧郁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