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山上住新房
(2010-01-26 03:04:24)
标签:
金顶小姨小号手老妈惠君贵阳 |
分类: 往事并不如烟 |
和别的城市不一样, 如果在贵阳某处叫XX山的话, 那里一定是有座大山的。 所以当我们一家欢欣鼓舞地拿到了金顶山的新房子的时候,我才确定我们一家真的是要搬到山上了。虽然离热闹的客车站很近, 可是因为是在山顶上劈掉半边山修出的6,7栋房子, 新家显得非常偏僻,最糟糕的是还不通公共汽车, 连小巴都没有。下了最近的公共汽车站还得爬个15分钟的大坡才能到家。我对金顶山的回忆最多的就是每天无休无止的爬坡。要回家就得气喘吁吁地爬15分钟,毫无其他的选择。
但是和住新房的快乐相比这就算不得什么了。 我家分到了宽敞的3室一厅, 在当时来说绝对算高档住宅了。铁窗铁门,最重要的是每家都有个水冲式的厕所! 这解决了我家若干年来上厕所难的大问题啊! 我高中的同学还来帮我家粉刷墙壁,还时髦地整了一圈绿色的墙裙。然后父母找来木匠热火朝天地打了很多组合家具, 新家整得有模有样。
山上的空气绝对清新, 开窗就能看见对面的山林, 春秋季节颜色渐变是最美的时节。
新家弄好以后爹的第一件事就是把70多岁的爷爷接来住几天,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县城, 爷爷从来没有和我们生活过,他最疼爱的人就是我弟-三代单传唯一之男丁。可是上山的第二天爷爷在上厕所的时候就无论如何站不起来了。爹打碎了厕所上面的玻璃窗,爬上去把门的插销用个长木棍挑开才把门打开。山上除了这几栋房子什么都没有,更没有串门的老邻居,过了一周老爷子实在是耐不住这里的寂寞就闹着回去了。
说没有邻居也不对, 我家和老妈的四姨家正好分在了一栋楼。 不过四姨公可是当局长的人,住了一辈子的烂房子最后到退休的时候才分到了这套新房, 所以四姨婆总显得有些愤愤不平,这小莹儿家凭啥能和她家平起平坐住上了同样的大房子呢? 不过亲戚之间的确就有了很多的走动。当时老妈的表妹漂亮的小姨正在和一小号手惊天动地地谈恋爱, 经常到我家来和我妈叽叽咕咕讨取经验。 小姨在北京长大, 学过芭蕾小提琴,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做着播音员的梦, 绝非等闲之辈。在全家坚决反动她和小号手恋爱的情况下,小姨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偷了户口册跑到成都结了婚, 最后怀孕5个月才回家。 她爹妈只好无奈地接受这个婚姻。小姨的婚姻在多年以后小号手爱上了一个美国女人而结束, 为不听老人言之古训再次做了个绝好的明证。
那时我们全家上班上学全部靠走。弟开始读小学一年级了, 每天爹要先送他到学校再去上班, 要走40分钟。不过爹对他的步行能力一直表示非常骄傲, 这点距离根本不值一提。
搬家不久后我代表学校去参加了一个中学生墙报比赛, 就在那里我认识了新朋友惠君, 她当时主动介绍她是某学生报社的记者,希望和我交个朋友。惠君剪着短发,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皮肤白里透红, 还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看见这样一个气质非凡的美少女居然愿意和我交朋友简直是受宠若惊啊, 恨不得马上把心交给人家。 不用说,惠君后来经常来我家玩,而每次她来要穿个整个贵阳城,走很远的路,这越发让我感动。她良好的谈吐给我父母也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她经常提到她的母亲是省政府里农业部的部长, 她也时常提起她家的房子有100多平米,非常宽敞。我对这些倒无所谓,把我所有的好东西都翻出来给她看。唯一别扭的是她坚持要和我说普通话 ,让我老有做戏的感觉。
突然就有那么一天老妈拉开抽屉的时候发现有50块钱不翼而飞!! 那可是一月的菜金啊,
所以老妈绝对不可能搞错。想来想去当时只有惠君一人来过我家, 而且我家放钱的抽屉从来不上锁。虽然我很不愿意相信会是她偷的
,但是的确只有她是唯一的嫌疑人。 50块钱可不是个小数,我只好硬着头皮和我妈去了29中找她。到了学校一打听,
果然是有一个叫惠君的学生, 而且也的确是学生会的干部。学校的老师还热情地给我门指路:“她家就在学校门口左面那块菜地里。” 我简直蒙了,
她家怎么可能是在菜地里, 她不是住在省委大院里吗?我怀着非常复杂的心情木然地跟着老妈很快就找到她家。 房子的确很大,
很典型的农村里的大房子。
我先看到了她的母亲,她正在那里砍着猪草!此刻我终于明白我的朋友惠君从来就是在骗我!!
剩下的日子我进了美术职业学校,开始了高考的历程,我一心一意地要离开贵阳,考到外省。
在爬山的那些日子我慢慢长成了一个丰润的少女。开始有学校的男生尾随着我到了山脚下跳出来要和我交个朋友。 老妈非常担心,于是每天傍晚都要到山脚下去接我。尽管路途遥远我的家里经常有各式借口出没的男同学。周围的房子也越修越多,开始有中巴车了。这条慢长的爬山的路不再显得那么可怕和寂寞。
弟到了三年级的时候也可以自己上学了。 有一次学校老师来告状说他已经3天没去上学了。 一拷问才知道他每天装着去上学,然后就跑到顶楼上铺张纸板躺着看闲书, 中午也饿着肚子熬, 到了放学的时候才装模作样地敲门回家。所以3天了无人发现。不用说他挨了一顿打。
不过我的青春在有惊无险中渡过, 87年的那个夏天, 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了金顶山的家里, 我们一家欢呼雀跃。我的同学Z也正好在场, 她来打听她是否可以考进老妈的那个中专。她落寞的表情我还记得。四姨婆对我能考上省外的大学多次表示怀疑,问了好几次 是本科啊?
从大学回家的某一年, 我家又搬了 ,老爸用这套大房子跟学校的一个老师换了套2室的小房子, 终于又住进城里了!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去过金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