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之旅4-圣史蒂芬大教堂
标签:
史蒂芬大教堂尖塔哥德式建筑维也纳 |
圣史蒂芬大教堂(Stephasdom),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所以我很有必要单开一篇。它是维也那环城景观带上的又一著名建筑,也是维也纳市的标志。
圣史蒂芬大教堂建于12世纪末,原建筑建于1147年属于罗马式风格,后来遭受两度大火便在14世纪时修建成为哥德式建筑,又历经土耳其人的炮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又在战后修筑成为今日的规模--高高的塔尖高达137米,仅次于德国科隆大教堂。
这座大尖塔的中心尖塔周围又环绕着无数精雕细琢的小尖塔,好像一顶光彩夺目的王冠戴在维也纳市。可惜我的相机很难拍到全貌。
钟塔每隔一段时间,会报出一阵悠扬的钟声。它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所以又称“维也纳之心”。这些细节的确让人赞叹不已。
我去的时候正在修 ,但是他们给它罩上了一个印有教堂原大的大照片围幕, 所以看起来不算很难看。
外墙上的装饰向我们再次展现了昔日皇宫的豪华与奢侈。

公元1147年巴奔堡戍边伯爵建造了一座方殿式罗曼风格(对罗马风格的模仿)的教堂,即今日圣史蒂芬大教堂的前身,历经两次大火之后波西米亚国王又重新建造了一座方殿型的教堂,如今圣史蒂芬大教堂的西门即是当时的遗迹,15世纪建造南塔、16世纪建造北塔,到了18世纪圣史蒂芬大教堂的高塔落成。

之后圣史蒂芬大教堂的修建工作就一直在进行,延续到1962年奥地利各州都在负责教堂的各部份,共同修建圣史蒂芬大教堂。

大教堂内有1467至1513年间由尼可拉斯·格哈德·凡·莱登(Niclas Gerhaert van Leyden)设计建造的国王弗里德里希的红色大理石墓碑。教堂内北侧厅是安顿·皮尔格拉姆(Anton Pilgram)设计的布道坛和管风琴脚(1513,在这两件作品上有作者的自画像。
内部非常黑暗, 我对我的这个傻瓜机能拍出这个效果已经相当满意了。

和大多数教堂窗花为人物不同, 这里的贴满菱形彩色琉璃瓦 ,非常简洁
这里有不少祈福的人, 65分买只蜡烛点上, 和中国人庙里烧香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不管在世界何处, 人们祈求平安 ,渴望幸福的心里都是一样。 至于哪里的庙最灵这就不知道了。我犹豫半天最后也决定点一只吧。
这些楼梯已经很脆弱了, 不再让游人上去
门口等待游人, 百无聊赖的马车。 现在旅游者还是太少了。

本来还想多看看, 但是时差袭来, 睡意顿来。 只好回酒店先睡一小觉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