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苗族 |
分类: 往事并不如烟 |
这张照片摄于1993年的春节, 在雷公山脚下的一个苗寨里, 兴琦的家。穿着胜装的是我,简直不能动弹,我右面的就是兴琦,左面的是她MM和弟弟。前面就是她的双亲。听说她的母亲已经去世, 我非常难过,印象中她应该只有50几岁。
认识兴琦是大学毕业开始在艺专教书那年 ,为了挣外块,
那时学校里都开有备考班。有天我爹回家给我说来备考班来了个真正的苗族女孩,来至雷山脚下的一个苗寨里,长得还特别漂亮。来省城读备考班的苗族学生还是非常少的,
特别是真正的农村孩子,所以我一开始就觉得很好奇。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见到她的了,见第一面就很喜欢她,其实她就只比我小几岁,但是恭恭敬敬地叫我老师。
可是第一年的考试她却落选了 ,毕竟她受正规训练的时间太短了, 很难和其他的学生竞争。
暑假的一天收到她的信, 说没考上的话她就准备呆在家乡务农了, 很对不起我之类的话。当时心里很为她难过,觉得无法帮她的忙。正好我家有个台湾的亲戚在场, 我就随便提起了她, 还把信给他看。结果亲戚就问学费要多少钱啊,我说700。他说那我给她吧, 不就一顿饭钱!我听了好高兴 ,说你当真!! 结果他马上就掏出钱来给了我。于是我马上给她发了个电报,叫她下学期继续来上学, 学费我帮她解决了!! (后来她的同学都以为是我资助的,其实是我家亲戚给的钱)
她来了以后我们根据她的情况, 决定让她学设计,避开素描色彩特别好的学生。我还业余时间教她服装设计。很快我就发现她对学设计非常吃力,让她画的服装效果图她翻来复去就只有几款苗族服装的样子。的确对一个16岁才走出苗寨的孩子来说,她脑子里的服装款式就只有苗族式样。她怎么都没有城里孩子设计的先天好,看到的东西太少了, 再用功也许都没有办法了。
对我帮的忙,她父母千恩万谢,一定要邀请我到她家玩一趟。正好那年春节很无聊就约了几个在北京读书的美院学生一起到雷公山去了。
为了迎接我们几个人的到来, 他们到全寨去借来了全新的被子, 虽然我们盖上仍然发抖,但是看着那些崭新的织锦被面,我知道他们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 更特别的是他们留了一头猪, 专门留到初二的时候我们到了才杀。同去的台湾同学大呼过瘾,他从来没见过杀猪,对着死猪兴奋地拍了一堆照片。最后她父亲还坚持要我把猪头带回家,因为那是苗族人给客人最好的礼物。最后说了半天才同意换成一条猪腿。所以那年的冬天俺就用口麻布口袋装了条猪腿回家,吃了好久。这张照片就是那次留下的。
那年很巧我教他们班的设计课, 考试不久前我出了个题让他们做练习,结果没想到正式考试那天系主任出的题几乎和我的练习一模一样!!我们班的人都大喜 ,还以为我事先给他们漏题了 。而兴琦因为已经做过一次,所以她最差的设计课还算考得不错, 也终于考上了!
她考上的那年我也就出国了,后来还断断续续地通过父亲听到她的一些消息。先听说她毕业以后分到贵阳的一个设计院里,但是因为没法搞设计, 后来叫她搞行政了,工资自然不高。 再回来她结婚了, 还请了我父亲,日子过得非常清贫。我第一次回国的时候还见到她。告诉我她一月800元的工资要寄300元回家供弟弟读书。好像她弟弟后来也上了大学,全靠她的工资。 她就是那样无怨无悔地帮助家里的人。再后来好像她也下岗了, 关于她的消息也就断了。
没想到前几天会有她的同学来到我的搏客上留言, 让我又知道了她的点滴 ,在她的同学大部分跑到了大城市的时候,她带着孩子回了老家。她的母亲居然就去世了。
我不知道我当年多管的这点闲事对她到底是祸是福。也许她当年留在苗寨里结婚生子会更幸福?也许她不用这么面对城市生活手足无措,不用在城市生活里这么挣扎。
但是我还是多么想知道她的下落, 多么希望看看她女儿的模样。
兴琦 ,你过得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