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考拉小巫
考拉小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10,964
  • 关注人气:51,1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上的一个成长

(2014-06-08 13:34:28)
好久没写博客了,最近工作和新书两件事加起来,特别特别忙,但忙得特别快乐。每天都是白天精神饱满地去上班,晚上吃完晚饭以后和编辑在QQ上聊关于新书的文案和封面一类的事情,然后满足地睡过去,第二天再精神饱满地去上班。真的是成就感十足!

时间过得真快,我已经在新工作上班一个月了。目前非常非常喜欢这里的一切,虽然和同事们还不是非常得熟,但是我却做着自己非常喜欢的事,所以每天去上班时都非常期待。我从当时刚上班时待的那个小办公室,已经换到了一个新办公室,很大,而且竟然有窗户和自己的打印机,我感觉像中彩票了似的开心。我现在有四十多个客户,每天见四个人左右。老板说从下个月开始,我的目标是每天要见至少五个客户,所以我还要加把劲!

公司上周来了一个新咨询师,这样一来我就不是最新的新人了,感觉好好啊!哈哈哈哈!我经常过去看她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因为我刚来的时候就是一头雾水,什么都不知道,我不希望她也有这种感觉。没想到,这个新女孩虽然年龄和我相仿,但她本科竟然学的是心理学专业,而且本科时她就是边工作边读书,加上后来硕士时的工作经历,她的总工作年限其实比我都多两年。也就是说虽然她在这里是新人,但她的经验却比我更多。有趣的是,我俩有特别多共同点,所以现在成了好的工作伙伴,每天一起吃午饭,一起吐槽,觉得特别有意思。

我手头的客户目前全部都是成年人,只有一个孩子。因为以前的那份工作主要是跟孩子在一起工作,所以这份工作对我有一定挑战性,比如对于人格障碍的治疗我就不是非常有经验,所以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挑战是好的,有挑战才能有进步。

今天想记录一个有趣的案例。第一个案例是我在刚工作的第二周里,一个大清早来了一个新客户。她坐在大厅等候区等待,我出去叫她。看到她后,我很礼貌地上前,问她是否是谁谁谁,并自我介绍。见到我后,这位中年妇女竟然夸张地戏剧性地大喊了一句:“我×,不会吧?!你他妈地开什么玩笑?!”我当时一下就惊呆了,因为她声音超级大,全部大厅里的病人和工作人员都能听到,大家一齐齐刷刷地往这边看过来。当时听到她这么说,我脑中的第一个下意识地反应就是:她会不会看到我是亚洲人,所以特别惊讶和失望?她会不会是歧视亚洲人的?我顿了顿,赶快回应说:“对不起,您是谁谁谁吗?”她显得特别生气,从凳子上迅速站起来,往办公区径直走去,边走边说:“少说屁话,知道还问?你赶快说,你办公室在哪里,少浪费老娘的时间,他妈的,这个楼里的工作人员难道都他妈的是弱智吗?”我当时真的超级纳闷,心想我是第一次见你,我没招你没惹你,你哪里这么大的火?而且还竟然满嘴脏话,完全不知道如何应对,太尴尬了。。。

但是我也没办法,也没法跟她发火,只能强忍住内心的郁闷和莫名的怒气,礼貌地跟着她走。我快步跟上她,走到她的身边,跟她说:“嗯,您跟我走,我的办公室就在进门的拐弯处。”然后我就给她带路,进到了我的办公室里。当时我还没搬到新办公室,依然还在那个超级小的办公室里。我们坐定以后,我发现她完全连正眼都不看我一眼的。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我礼貌地问她:“看上去您非常生气,请问你之前在我们中心曾有过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吗?”她斜眼看了我一下,哼了一声,大声骂道:“你他妈装什么关心我?我知道,你跟其他所有人一样,装出一副对人关心的样子,但实际上只是为了挣钱而已,所以我他妈的警告你,你最好不要再问我这些愚蠢透顶的问题了,小心把老娘惹毛了!”

唉,我内心又是一声呐喊,纳闷她这到底是怎么了。我跟她说我理解她的怒气,告诉她我不会逼迫她说她不想说的话,并告诉她心理咨询是完全自愿的,如果不喜欢的可以选择离开,我只是真心想帮助她而已。她听完我这么说话以后,一声不吭。我又沉默了一会儿,脑子飞速地想着解决办法。看她没反应,看样子是不想离开的意思,于是我开始介绍中心的心理咨询项目,并准备开始做评估。没想到,我的第一个问题刚一出口,她迅速从凳子上飞速站起来,一步就迈在了我面前,指着我的鼻子厉声说道:“你这个臭婊子给我听好了,我已经跟你说过了,不要再问我这些愚蠢的弱智问题,你看上去像傻子吗?我让你闭嘴,否则小心我打你!”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拳头举在半空,我以为她真的要挥拳打我。当时在旧办公室里,空间极为狭小,我的凳子本身就已经抵在了墙上,背后已经没有任何空间容我后退了。于是,我下意识地一侧身,一下子站了起来,迅速打开门快步走了出去,边走边跟她说:“看来你情绪不太稳定,我建议我们出去说,你看怎么样?”她一副不屑的样子,瞪了我一眼,然后大跨步地走了出去。

神奇的事情发生在她刚一迈出楼的那一秒钟。我们前脚刚一出中心的大楼,她后脚就像完完全全地变了一个人似的。她疾步走到车前,从里面取出来一只香烟,开始坐在停车场的过道上抽烟。我站在离她大概一步远的距离,试探地问她:“现在走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你感觉平静一些了吗?”她点点头,竟然平静地问我:“你需要把你的笔记本电脑拿出来吗?咱们可以坐在这里聊。”我当时诧异极了,心想:我的天啊,这脸变得也太快了,这是一个人么。。我微笑地跟她说:“没关系,我不需要电脑,东西都记得我的脑子里呢。我只希望你现在能感觉平静舒服一些了。”她又点了点头,说:“嗯,现在我的心情好些了,刚才我显得有些鲁莽,向你道歉。”

我听了她这么说话,觉得整个人都颠覆了,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刚才还要挥拳打人,现在竟然就改口道歉。。但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平静地礼貌地开始和她坐在停车场里进行评估。原来,她之前有过一个心理咨询师,她和那个咨询师相处得特别好,和她在一起工作了一年。后来,这个咨询师要搬家,就辞掉了工作。而她说她是一个不擅长和陌生人相处的人,一见到陌生人就无比焦虑和紧张,为了保护自己,她往往就会以十分暴力地方式和他人相处。

后来,我接受了她的道歉,并询问她是否愿意下周再来见我。她看了看我,低头微笑了一下,说:“嗯,我觉得我应该多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多了解了解我,我也可以多了解一下你。”于是,我们握手“言和”,这个疗程就在这样和平的氛围中结束了。

看着她的车疾驰出停车场后,我坐在路旁的过道上一动也不能动。虽然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受到任何肢体伤害,虽然这个疗程还是被我乾坤大逆转了,中间处理得也比较得当,但当时那种惊恐的感觉还是久久停留在我的大脑中。过了一分钟后,我飞速地给老公发了信息,他火速一个电话打过来问了各种问题,真的是把他吓坏了。他给我各种出谋划策,告诉我以后类似的事情若是再发生我该怎么办。之后,我火速上楼跟老板汇报了这件事,她说我处理得很好,告诉我一定要把panic button放在随手可触碰到的地方,以防紧急事件再次发生。不过,她说这样的情况非常非常少。到目前为止,的确也只发生过一次而已(可能是我在这里工作的时间还不够长?)

不过,之后的那一周,这个客户并没有再来见我。起初,我因为这个事情非常自责,我在想,肯定是因为我不够好,换作了别的咨询师,可能会处理得更好,这个客户可能会更喜欢别人,那样的话,她岂不是就能得到她需要的治疗了?我查看了她的个案管理员的工作笔记,说是这个女人最近生活非常混乱,因为酒驾被警方起诉,同时因为她糟糕的生活习惯,正在被房东驱赶,很快就要沦落到流离失所的状态了,所以最近没法再来接受心理咨询。有趣的是,我在个案管理员的笔记中,看到这个工作人员(一个美国男人)屡次提到他在去见这个女客户的时候,这个女客户经常对他进行大肆辱骂,以至于他得提前结束他们的见面。原来,她当天对我的辱骂并不是因为我是亚洲人,而且她也不只是对我这样,她是对每个想要帮助她、并和她工作的人都这副态度。

实际上,我并不担心我的人身安全,因为这种事情的确很少发生,而且我的大多数客户都比较稳定。我从这件事中真正学到的东西是:我并不能“拯救”所有人。前几天看书时,读到一句话,非常喜欢,翻译过来的意思大致是“任何一个愿意主动走入他人情感痛苦的人,都是伟大的人”,说的就是心理咨询师。一个人要想做心理咨询师,首先他必须是一个愿意帮助和关怀他人的人,否则很难做到对他人的情感痛苦的同情和移情;其次他必须是一个内心极度强大的人,否则很难不被他人消极的情感漩涡吸引进去,或客观冷静地区分他人的痛苦与自己的世界。

说实话,有时我要是看到类似上面这个客户的人时,我下意识的想法就是:啊,这个人需要帮助,她为什么变成了她现在这个样子?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她到底有怎样的故事?我必须要一一了解,我必须要拯救她,那么多人都没能帮助她,现在偏偏让我遇上了她,这一定是缘分,我一定要帮助到她!每次这么想的时候,我就会对每个疗程都特别投入,并强求在每个疗程中都有所进步,要是没有的话,我就会郁闷,就会容易变得自责,就会下意识地想:啊,这个人没有任何变化,这肯定是我的责任,肯定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这种自责的感觉很难受。

我想,这可能是每一个刚入这一行的新人都会有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刚入行的心理咨询师最容易burnout,也最容易在入行的头几年就放弃这个职业,就是因为他们没能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角色,以及自己与案主的关系。经历了这个客户以后,虽然我们只见了一面,但是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并不是超人,也没有灵丹妙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所有人。他们的问题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自然也需要长久的时间让其消褪(如果能彻底消褪的话)。更何况,“改变”这件事,根本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也并不是我该做的事。需要改变的是他们,他们应该下主要功夫而已,我的角色只是要设法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改变的必要性、以及引领他们走上想要改变的道路,仅此而已。

想通了这一点后,我便不再因为她第二周没有再回来见我而郁闷了,不管她不回来是因为不喜欢我,还是因为生活状况的确很混乱,或是因为她在情感上就根本没有做好做心理咨询的准备。总之,我能做的,我都做了,我尽力了,这就足矣,不需要为别人背负他们的责任。

我现在能把这一点想通,也是因为最近跟老板和同事聊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话题。懂得什么是我该做的,什么是我不该做的,什么是我应该去努力争取的,什么是应该适时放手的,这在我的工作中,真的是极需要时间和经验去耐心练就的事情。至少在现在,我做得并不够好,也只是刚刚启蒙而已。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不会再受这些问题的困扰,希望那个时候,我已经养成了敏锐的客观的直觉和判断力。

总之,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个很重要的道理,我觉得与这位客户的这次见面并不能算是一个失败。除此以外,我真的觉得自己目前的抗打击能力又提升了一节,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事件,我就知道该如何面对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不要再出现了,因为当时真的还是挺吓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又上岗了
后一篇:重大领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