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考拉小巫
考拉小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13,121
  • 关注人气:51,1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特的你

(2011-04-24 13:29:55)
标签:

读书笔记

独特的你

昨日傍晚,龙卷风来袭圣路易斯,我居住的地方全城停电,于是摸出几支蜡烛,开始翻看李笑来老师著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到关于“成功”的那部分,心潮澎湃,越读越激动,产生了很多感想,所以想记录如下。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她的妈妈有个同事,貌似那位同事的女儿是在加州一所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以后在那里直接找了一份工作,年薪貌似六七万美元。这件事使这位同事一直很是骄傲,总是挂在嘴边,引以为傲。父母因为自己孩子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因为她的骄傲,这位同事貌似总是有意无意地向我朋友的妈妈“炫耀”自己女儿的成功,比如自己的孩子很能干啊,读了一年半就可以赚钱养家啊,将来还可以在美国给父母买房子啊之类的。不同于理工科专业,我们这些学社会工作的学生,在美国毕业以后起薪顶多是三万美元左右,税前。所以,经过这样一来一回的比较,我朋友的妈妈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因为觉得自己的女儿貌似不如别人的女儿那么成功,那么有作为。为此,朋友的妈妈有时会不经意地在电话里吐槽一下,说一些类似“你看人家的女儿”之类的话,而这个朋友也会经常在QQ上和我诉苦。

今晚看了《把时间当作朋友》,突然想起这个例子,也突然觉得:为什么有的时候,人们的成功感要基于互相比较的基础上呢?

独特的你
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推荐

其实这样的例子从小到大见得太多,经历得太多。小时候我是一个贪玩的人,上大学之前没怎么学习过,是很多老师的一块心病,老师们见到我以后,口头禅基本是: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如果要是下点儿功夫的话,就一定能像谁谁谁学习那么好。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觉得很纳闷:“我为什么一定要像谁谁谁那样?我又不是她,我只是我自己而已。” 我猜在这点上,我不是孤独的。

事实上,貌似人类就是这样一种爱比较的动物,小时候比学习成绩,长大以后变着花样比其他更多的东西。高考的时候比谁去的大学更牛。工作以后比薪水、或者工作环境、或者待遇。结婚以后,比谁的老公更有钱,更愿意破费为自己买贵重的礼物。等生了孩子以后,又是一番轮回,自己变身成以前自己的父母,和其他父母比较到底是自己的孩子优秀、还是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只要在任何以上的环境略胜一筹了,自己的内心立马就溢满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成功感。

我读着李笑来书中的分析,也开始想象,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把自己的幸福感和成功感建立在了比较的基础上?更甚的是,在当今社会里,成功感不但被建立在了比较的基础上,就连对成功的定义和衡量成功的标准都已经变得不一样了。现在看起来,貌似谁有名车、豪宅和无限的钞票,谁就是成功的;谁要是有本事嫁入豪门,谁就是成功的。如果没有达到这些效果,“相形见绌”,一些人心里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落寞感,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叹一下:看看人家谁谁谁,我怎么就找了一个这样的工作。。看看人家谁谁谁,我怎么就找了这么一个窝囊废。。

可是,人们比的到底是什么?到底为什么而比?比旁边的人稍微好一点,真的就代表你成功了吗?就算是的话,由这种比较带来的成功感和快感又能持续多久呢?

说实话,其实比较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不知道好的是什么样,你就没法知道自己其实不够好。可是,一味地拿自己与别人相比、或拿自己身边的人与别人相比,并不是明智之举。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一直这样比下去,总会遇到碰钉子、打击自己自尊心的一天。就好比,我朋友的妈妈拿自己的女儿和同事的女儿相比,有意义吗?大家学的专业不同,工作的地理位置不同,如果一味拿“年薪”这种东西来做比较,并就此判定原来自己的女儿没有别人的女儿成功,岂不是太盲目了。

关于比较,我觉得,即便要是比,也应该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如果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了新的感悟、学到了新的知识,那么你就进步了。把每个今天积累起来,现在的你就比过去的你更成功了。

关于成功,我觉得这样一个复杂的课题一定应该有复杂的标准,这里所说的【复杂】指的是它的多元化,即不应该用同一个标准去为所有人衡量他们的成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品格特性、兴趣爱好、智力才能、教育生活背景、以及对自己人生的目标定位。一味地用金钱及物质来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我觉得这是愚昧。成功早就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用物质就能衡量得了的东西,即便很多时候物质的确是成功的表象之一。我想到了很多年前《感动中国》里的那个马班邮路乡村邮递员王顺友,他什么都没有,你就能说他不成功吗?他虔诚地遵守着自己的职业准则,无论多艰苦的条件下都要努力地将每一封信送往它该去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他是成功的。或者我妈妈吧,她貌似在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很明晰的目标,在当老师的时候,她就很努力地去备每一堂课,很真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于是,她成了那里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各种优秀教师的奖状堆满屋。后来当了老师的老师之后,她又开始详细地研究教学方法,把它传授给更多的老师,并也真诚地培养出了无数名优秀的老师。再后来,她到了现在工作的地方,做着完全与之前的教书业完全无关的工作,竟然也通过短短的时间适应了新的工作,而且还做出了令自己满意的小成绩。所以,我觉得她是成功的,即便她没有很多金钱,没有很多房子,但她过着有自己独特轨迹的人生,每次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的时候,不管它有多难,她都去把它们克服掉了,并最终真的达到了那些预期的目标。

所以,与其把它复杂化,还不如把它变简单。我觉得,简单的成功,就是坚持自己。可以向优秀的人学习,吸取他们的经验,可以用失败的人警醒自己,吸取他们的教训,但前提是,一定要坚持做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要是被世俗的一些观点所影响,也去盲目地追求名利或以金钱物质象征的成功的话,未免太可惜了。不但可惜,有的时候还可能会觉得不甘心:我这唯一一次的生命,为什么要过得和你的一模一样?有人觉得成功很难,但是我觉得其实它可以很简单,拥有自己的小目标,克服道路上的困难,然后当达到那个小目标的时候,坐在路上歇一歇,并告诉自己:这一战,我成功了。然后收起锋芒,继续前行,继续去寻找下一个小目标,找寻下一个给你成功感觉的加油站。这一路上,什么挫折,什么失败,什么下坡路,真的都不算什么,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等你达成那个小目标的时候,可能就不会因为它如此来之不易而觉得欣喜若狂了。

为此,得全力地继续奔跑,努力为自己这唯一一次的生命画上一些独特的轨迹。等那个时候,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干上一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