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

标签:
记录 |
分类: 在美国奋斗梦想的考拉~ |
(以下的描述,仅限于社会工作专业者的经历,并不适用于在美的其他专业。)
周二这节Human Diversity,是我每周上的最痛苦、最难过、感情上最接受不了的课。我每天都在怀疑是我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包容心不够,还是西方国家的人们真的存在有形无形的歧视和偏见。
今天的话题谈论的是“Race & Ethnicity”,我周末在写它的论文的时候,就明白这节课注定又会让我难过。说实话,在出国之前,我从未有过让自己作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代表的经历。但是当坐在一个满堂都是外国人的教室里的时候,感觉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很注意。如果哪一点没有做好,那么人家就说“你们中国人怎么样怎么样”。今天的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读了一个作家写的文章,叫做“Stuff White People Like”。里面叙述了很多白人喜欢的事情,比如出国留学,环保,回收,纯净饮用水,里面每一条都把他们说的很智慧很万能,他们把自己描述成救世主,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回应,基本都是说“我们白人就是这样,我们这个民族就很优秀”之类之类的。最重要的是,当讲到出国留学时,文章里说,美国人最喜欢的留学目的地,第一是欧洲,第二是澳洲,第三是亚洲,比如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文章后面又说“如果你有钱,你也可以尝试去西藏留学”。在美国人心目中,西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让我想起前几天,赵丽学姐说她有一次吃饭时,和一个外国人聊天,不知怎的,聊到了西藏问题,那外国人说西藏真是可怜,被你们这个独裁的政府镇压,他说咱们国家是被独裁者统治的。赵丽学姐当时就发飙了,她扔下饭碗,问这外国佬:“你这些消息从哪里知道的?”外国佬说:“报纸啊。”赵丽学姐又问:“那请问报纸是谁写的?”外国佬说美国写的,赵丽学姐说:“那不就得了?!你没去过中国,没在中国生活过,你凭什么根据美国人自己写的烂文章来乱评价别国的内政?我从小在中国长大的,我知道我们自己的国家的情况,请你以后不要瞎插手别国的政治问题。”当时我听了赵丽学姐说这些,我直接就HIGH了!
今天也是这样,当看到美国佬用调侃的语气评论咱们国家的事情的时候,我今天坐在教室里,两手直冒汗,好几次我实在听不下去他们的讨论,真的想站起来就走人,但是又一想,我们是social worker,尊重不同人群的不同观点,是我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我要是真的走掉了,人家肯定觉得这个人真不适合社工。于是,当我的民族身份,和职业身份,发生冲突以后,我该怎么办?
课上后来进行的一些话题和讨论,都让我感觉很不舒服。但其实不舒服的不只我一个人,课堂上坐着的,除了亚洲人以外,还有非洲人,native american, african american, latino, hispanics,总之就是一个很多元化的课堂,所以今天的话题基本让除了土生土长的纯美国白人以外的所有人都觉得不舒服。后来,老师看出来同学们对今天的话题觉得太敏感,让我们每个人就今天的课堂内容的舒服程度表态,用灯的颜色表态。。觉得特别舒服、讨论什么都觉得无所谓的人,请说“绿色”;觉得课堂的内容让自己稍微不舒服和不自在的,说“黄色”;觉得课堂的内容太敏感,让自己觉得受到伤害和侵犯,不愿意再进行讨论的人,请说“红色”。只有3-4个人说了绿色,大部分都是黄色,我说了红色,因为我就是一个感情很敏感的人,我反正是受不了了。说红色的还有另外一个美国人,她就是一个对任何话题都很敏感的人,她以前在课上哭过好多次了。
=============================震撼的分割线===========================
说了“红色”的还有另外一个美国男子。他大约五十中旬,个头不高,身材略胖,经常穿一件绿色格或蓝色格的衬衫,戴一副大眼镜。他总是很沉默不愿和别人多交谈。我们以前很喜欢笑话他,因为他的书包是一个拉杆行李箱。他把他所有的书都放到拉杆箱里,走到哪里都拖着拉杆箱,我们觉得他很滑稽。他经常独自一人,当周六、周日图书馆和机房没有任何人时,他还是独自一人坐在那边学习。一个中年男子这样刻苦勤奋,我们便都对他很好奇。开学最初的orientation我没有参加,小艺去了。她说,他在orientation上对自己进行自我介绍,说自己是同性恋,毫不忌讳。我对于这些都觉得正常,因为在社工院里,不同性取向、宗教、种族等,是很平常的。这个学院要的就是多元化。所以对于他的性取向,我从未多想过任何。
今天课堂上,他说:“Red。”之后又补充道问老师:“Do you wanna know why?”(你想知道为什么是红色吗?)老师微笑说,现在先别解释,等所有同学都表完态以后,你再解释原因吧。于是他等待。大家轮完一圈,表完态了,老师对他说,你可以解释原因了。他一向都以特立独行的观点在班上著称。我扭转过头认真看着他,想看一下他为什么也认为这堂课是“红色”。他将左手抬起,胳膊支到他的拉杆箱的杆上,清了清嗓子,扶一下眼镜框,许久以后,说了一句话...
“I was diagnosed HIV/AIDS ten days ago.” (十天前,我被检查出了患有艾滋病。)
毫不夸张地说,那一刻,时间凝固了,空气凝固了。这是多么的震惊。语言在我当时的震惊程度的对比下,显得这么的苍白。现在打下这行字的时候,这双手都依然在不住地颤抖。从小到大作文里一直用到的“空气寂静到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到”,直到今天上午,我才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这一串英文灌到我耳朵里的时候,我马上倒吸了一口气,双手捂住嘴,眼泪一下就溢满眼眶。我对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陌生。但是,这是一个生命啊。我用余光去观察坐在对面的同学们,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我们都没有听错。艾滋病。这是第一个切身发生在我身边的艾滋病。接下来的一分多钟,班里没有一点儿动静,就是掉根针都能听到的那死一般的沉寂。他扶在拉杆箱扶手上的胳膊不住地颤抖,嘴唇因为哭泣而不住地抽搐,他并没有发出呜咽声,但是我分明看到眼泪无声地从他的眼眶里默默地流下来,他低着头,没有更多动作。怎么办。我不知道我当时是什么感觉,到现在我都有阵阵的心痛。首先告诉大家自己是同性恋,这需要勇气,出柜对于同性恋的人们来说,并不是很轻而易举的事情。现在,他都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大家,这到底需要怎样的勇气。大家都看着他,他就那样哭着,一直,默默地。我一直看着他,很清楚地看着,我竭力让自己的眼泪回去。之后明晰地看到他身边的同学们都红着一双眼睛。大家谁都不说一句话,就那样一直寂静着。。。过了不知道多久,老师说了一句....
“We'll always be here for you.” (我们会一直在你身边。)
记得在第一堂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游戏,写任何一种社会角色,让大家把自己对这个角色的感觉或印象写下来。其中一个角色就是“同性恋”,有很多人都写男同性恋很时尚之类,其中有一个同学写说同性恋都是艾滋病。我还觉得很奇怪,或许因为这些问题在国内从未被大家广泛讨论或思考过,我当时甚至认为这个同学写的有些过于概括化。但是,这样的事,竟然真的发生了。
太多了。每次的Human Diversity这堂课上。总会给我带来这样那样的震撼。太多震撼。
下周的话题是性取向。我们又会经历怎样的震撼。下堂课,这个同学还会不会准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