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待

(2008-10-24 23:17:59)
标签:

日记

分类: 在奋斗中大飞跃的考拉~

   

等待

 

这几天每天都和大大去学校吃饭,觉得每天散散步真的是很快乐的事情,中午吃完饭回来的路上,可以让阳光暖暖地洒在脸上和心里,晚上吃完饭回来的路上,可以抬头仰望星星,在北京这样一个城市,晚上偶尔看到一两颗星,已经非常让人满足和欣慰了。于是又会想起大学最后一年和爸爸开车在草原上,看着满天满天的繁星洒下来,好像和远方的地平线连成一条线,听着草原夜色美,于是觉得歌词句句都唱在心坎里。有时偶尔能在都市里找到身处大自然的感觉,真的是很幸福的事。

 

现在能做的仿佛只有等待。其实这句话只是一个托辞而已,因为明明还有BU和BERKELEY迟迟不肯做。给自己的借口是:我要等其他学校出了消息以后,若是没有被录,也好让这两所学校的材料有所改进的余地。但有时又觉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所有的学校一起OVER掉算了。于是反反复复,挣扎来挣扎去,除了已经完工的六所学校以外,其余四所还没有任何动静。

 

但就连已经做掉的六所学校,也是状况各种百出。第一个WUSTL到现在还没有消息,说是需要4-6周来审核材料,现在已经过了两周,理应是不应该紧张,因为本来也还没有过了4周的最低期限,但还是直愣愣的两眼盯着邮箱每天刷啊刷。。第二个学校USC,一周前就已经用USPS寄出去了材料,现在在tracking information上还是显示着processed。。一个字:急;一个问题:邮件到底在哪里?第三个学校,OHIO,两个包裹同时用USPS寄出,搜寻结果都显示的是delivered,但是系里收到了,研院招生处却说没有收到。系里即使收到了,但小米却说差三封推荐信,而我寄材料之前明明刚写邮件问过,如果已经在线提交了推荐信,是否还用寄纸的推荐信,小米干脆利落地回信说:No, you don't。于是就没有寄过去,可现在她却又说我缺三封推荐信。。急欲崩溃中。。发信又过去问,至今未回复。第四个学校,Rutgers,材料也显示已经delivered,写信问过去是否有收到,没有回音。

 

于是痛苦的等待开始了。准确地说,这种等待从当初迈出申请的第一步,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就已经开始了。每天最开心地时候就是晚上九点以后,无论在做什么,都不停地一遍遍刷邮箱,每天都要刷到凌晨一两点不可,否则总会不情愿地睡去。看到Inbox后面写着(1),就开心地要命;看到Inbox后面空空,就失魂落魄。自己心里明明很清楚这是硬跟自己耗着,明明可以等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看邮箱也可以,但行动就是不听自己的,只有一个字在心里绕,盼。怀着希望打开邮箱,怀着失望和不舍地关掉它,这是每天都必须经历的一件事。总是希望得到一个消息,不管是什么,好的也行,坏的也罢,总是不要再让人的心这么悬着。反反复复过了好几天,也明白自己应该做做事情来转移注意力,但是已经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而看看日历,心里又深刻地明白,这样的日子,非到明年三四月,是不会结束的。

 

人在着了急的时候,就觉得一切困难都不是困难了。刚才突然决定下周要打起精神来,干脆把BU和BERKELEY一起做掉算了!谁没收到材料,大不了再邮一遍!这次全用DHL邮,我要亲自看着DHL上一条一条地信息跟踪着它,这样我也好知道它现在在哪里,究竟是到了某机场,到了某转运站,等待派送,还是已经被鲨鱼吃了。总之,就是一个感觉,让暴风雨来得再猛烈些吧!如果非要这样让人煎熬,就干脆再煎熬一些,熬成糊糊算了!于是之前对于写那些关于“等待真是一种莫名的煎熬”之类的帖子的人的不理解,现在都转化成了深深地支持和严重的赞同。不知道是不是等哪一天实在等到不能忍的时候,也会去坛子上发帖子和大家一起倾诉等待的痛苦与愤懑。但是就算如何痛苦和愤懑,也不能就一直让生活停滞于此,还是那句话,该干嘛干嘛,无论人家给不给来邮件,生活都得继续,同时也应该充分做好随时被拒的可能。如果录取成功了,就戒骄戒躁,赶快着手准备签证;如果被拒了,大哭一场,然后耐心等待下一所学校,甚至是下一轮申请。说实话,万事皆有可能,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所以,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申请路上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怎么说,都要keep calm and carry on.

 

这周想和徐徐一起再去香山看看,还要游几次泳。周末李潇爽和王思思就要分别考G和T了,也有很多人也是这个周末考试,恩,就是明天!!星期六!所以一定要保佑他们考好,一定要保佑。付出了的人们最值得得到回报!Bless All~~~~~

 

p.s.:<Bangkok Dangerous>真的很让人睡觉;

            <Stuck>给人传递的信息,远比人们看到的要多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PP!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