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驾到,为什么心态失衡的不是大宝,是宝妈

分类: 心理学专题 |
http://s11/mw690/001lcvjhzy7d7Yji8Rk6a&690
一个宝妈,有一儿一女,大宝是个男孩,已经8岁上小学了,在市里住校,二宝是个女儿,出生也有6个月了,老公忙着打理家里的生意,自己忙着照顾二宝。听起来应该是幸福的一家人,不过所有的幸福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放暑假,大宝回来了,以往都是大宝独得父母恩宠的,不能独享母爱了,脾气理应很大。这个案例中,奇怪的是,大宝没那么大脾气,脾气大的是宝妈。大宝去学校住校,跟朋友学会了玩手机游戏,初期还挺有瘾的。宝妈看见了,自己的脾气管不住了,总是数落大宝,看着他哪哪都不对劲儿,挑食、贪玩、学习能力也很难让妈妈称心如意,数落完大宝,总觉得大宝应该顶嘴才是,结果大宝总是默不作声,也不对抗,能做的就做了。妈妈就更生气了,怎么孩子的反应不对呢,不应该对抗的吗?不反抗哪里是男孩子的样子,不行啊!然后,宝妈就更生气了。
跟宝妈做了深入的了解,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宝妈曾经经历过人生一段黑暗的低谷期,老公不那么负责任,因为家庭中的婆媳不和产生了很多难以调和的冲突,于是宝妈带着儿子去市里租房子住,跟老公分开了一年,这一年一个女人撑起来孩子和自己的家,经营一家化妆品店。老公偶尔会来看看他们母子。儿子过早地经历父母战争带来的磨难,看着母亲的不容易,经常替母亲分担很多压力,生活上的,心理上的,远比同龄孩子要成熟很多。后来婆婆生病,善良的宝妈还是选择了照顾婆婆,缓和了家庭关系,最后两个人的婚姻并没有因为这段分离而破碎,老公在这个过程中也成长了许多,承担起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日子缓过来了,于是有了二宝。
故事的发展好像很符合我们期待的大团圆的结局。然而,妈妈在那段经历中所经受的磨难带给自己的影响和母子关系模式都是需要被分析的。在宝妈独自带儿子的那一年,虽然不是父母离异,但是却依然造成了孩子缺少父爱的结果,儿子扮演的角色不单纯是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孩子,还有一个男人的角色,从一个应该被养育的角色变成了一个需要养育妈妈的角色,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孩子会比同龄孩子成熟了。回到完整的家庭中,孩子似乎可以放下很多担当,回归一个被养育的角色里,但是“二宝的出生”、“妈妈依然保持很高的期待”都让儿子很难有安全感,仍然不能回归8岁孩子应有的状态。在那个年龄,应该有的快乐、顽皮、叛逆,他都没有,并且似乎努力做着让妈妈高兴的事,讨好妈妈,才能获得他渴望的母爱。所以,孩子努力的目标就是母爱。这里面有两个点验证了我对二宝的分析:一、大宝会模仿二宝吃手指。这是希望用退行的方式来获取妈妈的爱的表现。二、妈妈禁止大宝玩游戏,大宝的条件是必须妈妈陪着他玩。这也恰恰是索取爱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在他心里,游戏和妈妈的陪伴二者比较,妈妈的陪伴更重要。
问题初期的解决并不难,首先孩子不是游戏成瘾,是可以想办法努力解决的。
一、如果妈妈可以陪伴孩子,那就用陪伴的时间取代电子游戏时间。
二、如果妈妈不能时时陪伴孩子,那就试着跟孩子协商,电子游戏可以玩多久,什么时间结束,用什么方式提醒时间到了。如果孩子没有觉察时间,要不要用发火的方式来制止。(其实这句话是在提醒她,脾气来了,发火解决不了问题。)
三、解决发火的问题。先解决自己心态失衡的问题吧!自己是否又提了过高的要求给孩子。看看别人家的8岁孩子是什么样,把孩子放在一个群体里做一些比较,就知道自己的孩子表现已经很优秀的。闭眼,腹式呼吸,同时数10个数,然后看看自己还有那么大的火气吗?!
四、觉察和疗愈自己那一年来的创伤。
========================
刘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硕士研究生,曾任百合网天津VIP服务中心婚恋咨询师
前一篇:你的“控制”,真的用错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