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解析谢满禄北京四年(1880年-1884年)老照片之十二清真寺古油灯

(2019-07-31 08:47:41)
标签:

谢满禄

北京老照片

牛街

油灯

瓷罐

分类: 旧影说京【析】

12 解析谢满禄北京四年(1880-1884年) 老照片之十二 

  清真寺古油灯

 

早年听说牛街清真寺曾藏有一个宋元时期来自“天方”的“神灯”,一直挂在礼拜大殿中央“日夜永明”。

我当时好奇这是什么样的灯能永远照明?

后来向人打听才知道:旧时这种“长明灯”在需要的场所都有, 灯为一个敞口瓷罐(或铁罐),罐外沿内凹处镶一道带三根铁链将罐吊起的铁箍。罐内放一个铜管浮力灯芯架,始终浮在油面,托着燃烧的灯芯。这种灯芯浮架有独头的,也有多头的,均根据需要。这种“长明灯”一般挂在大堂中央大梁下面,靠梁上的一个固定铁环,套上可使灯升降的绳子,确定灯的合适高度后,固定另一端绳头即可。需要时可以升降油灯。

牛街清真寺珍藏的这盏“古油灯”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迷。

在谢满禄的相册中有一张照片,我第一眼看到时就隐约感觉它就是那盏“古油灯”。

但是,由于所给的信息尚不能完全释疑,一直未推荐。靠自己的“闭门”已无法得到“百分百”的论证,只能勉强地推出:是否是牛街清真寺的“古油灯”还需史料证明。

在谢满禄的相册中有多个精美的中国工艺瓶罐(图1) 。其中多数是从古董商那里买来的,也有很喜欢因价格原因未能买下的(图1-3)。

1-1  仿青铜器瓷瓶

12解析谢满禄北京四年(1880年-1884年)老照片之十二清真寺古油灯
1-2  景泰蓝罐
12解析谢满禄北京四年(1880年-1884年)老照片之十二清真寺古油灯

1-3  乾隆年制 摆件 (没买)”(金银掐丝镶宝石景泰蓝罐)

12解析谢满禄北京四年(1880年-1884年)老照片之十二清真寺古油灯

所以图2中的“罐”第一眼以为也是谢满绿买下的“收藏品”,图边的一行汉语标注“回部玻璃古灯”引起好奇:在谢满禄买下的收藏品中从没有汉语标注。

2-1 “回部玻璃古灯”

12解析谢满禄北京四年(1880年-1884年)老照片之十二清真寺古油灯
2-2 原相页法语注释
12解析谢满禄北京四年(1880年-1884年)老照片之十二清真寺古油灯

照片下面有凌乱的法语注释:图2-2(欢迎纠错)

Vasque arabe verre à huile

阿拉伯敞口琉璃油灯

verre : 意为“玻璃”。这里根据实物译作“琉璃”)

 (lampe de mosquée : 清真寺油灯)

R. (疑是“rue”意为“街”的缩写) Bouviers (放牛人,牧牛人,从事牛交易的人)

从实物看该“敞口罐”的质地为Faïence一类,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国常见的一种“挂釉硬陶”,原料杂质较多,质地硬度较差,釉面多有“气泡”,类似一些早期工艺较差的“玻璃制品”。这种“挂釉陶”烧结温度不高。器皿时代久了容易“脱釉”。

“油灯罐”外表用“釉料”在陶坯上写画“经文”和“饰纹”,后挂一层“薄透明釉”。

从器皿整个外形和质地看,不像中国中原地区或陶瓷主要场地的产品。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可能性比较大。

中文注释的“古灯”和法语注释的“vasque à huile”(油灯罐)都标明此罐的作用。法语注释点明为“清真寺灯”。

汉语的“回部”的含义在清朝时开始主要指“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人”,后来泛指“信奉伊斯兰教人居住的地方”。

法语最后一行是确认是否是“牛街”的关键。

第一个字母是否是缩写字 R.”,如果是“R.”, 可以确认是“rue(街、路)的缩写。  Bouviers”从窄意“放牛人”,延伸到广义“从事牛交易的人” ,比较符合“北京牛街”的真正含义,起码比今天的“固定译名”直译为“Rue de Veaux” 要委婉些。

这张照片起码告诉我们“北京”的“清真寺”内曾用过这样的“油灯”。

当然,如果是“牛街”用过的那盏“古油灯”就更好了。

3 再见“古油灯”

12解析谢满禄北京四年(1880年-1884年)老照片之十二清真寺古油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