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东便门内“祷告庙”可能是“起坛打谯招魂之地”

(2015-12-23 21:34:03)
标签:

喜凤桥

蟠桃宫

祷告庙

东便门

老北京

分类: 旧影说京【析】

         老北京东便门内“祷告庙”可能是“起坛打谯招魂之地”
祷告庙位于老北京东便门内喜凤桥南侧,蟠桃宫的东侧,这座庙的历史记载几乎没有,只是在民国后的一些北京地图中出现(图01、图02)。

目前能见到最早标注“祷告庙”的是在1913年出版的地图上(图01)。

而此以后不同出版单位,不同年份出版的老北京地图中也有标注的(图02),但多数只标注“蟠桃宫”

 

图01 《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1913年出版)老北京东便门内“祷告庙”可能是“起坛打谯招魂之地”
图02  《京师内外城详细地图》(1828年)
老北京东便门内“祷告庙”可能是“起坛打谯招魂之地”
这座祷告庙是做什么用的?实在无处查询,未见记载。

也许“祷告”一词,让人想到可能与“洋人”或“回人”有关。

我认为“祷告庙”可能和是西侧一道之隔道观“蟠桃宫”的一处附属建筑。

先看看祷告庙实拍照片(图03 - 1、图03 - 2;图04 – 1、 图04 - 2、 图05 - 1、图05 - 2)。

03 - 1   1900年8月14日义和团失败后北京刚刚陷落时内城东南角楼-喜凤桥-蟠桃宫和祷告庙 (河边可见一些死尸)

老北京东便门内“祷告庙”可能是“起坛打谯招魂之地”
03 - 2  1900年8月14日义和团失败后北京刚刚陷落时内城东南角楼-喜凤桥-蟠桃宫和祷告庙(祷告庙局部)(祷告庙内的大旗杆上挂有一幅“招魂幡”)
老北京东便门内“祷告庙”可能是“起坛打谯招魂之地”

04 - 1  蟠桃宫和祷告庙

老北京东便门内“祷告庙”可能是“起坛打谯招魂之地”
04 - 2  蟠桃宫和祷告庙 (祷告庙局部)
老北京东便门内“祷告庙”可能是“起坛打谯招魂之地”

05 - 1 东便门内喜凤桥,桥南为蟠桃宫和祷告庙
老北京东便门内“祷告庙”可能是“起坛打谯招魂之地”
05 - 2 东便门内喜凤桥,桥南为蟠桃宫和祷告庙 (祷告庙局部)
老北京东便门内“祷告庙”可能是“起坛打谯招魂之地”

通过这些实拍照片的局部放大,很容易对祷告庙有一个粗概的了解:

祷告庙庙外有围墙,北围墙和东围墙都无门,由此可以判断:门可能设在西围墙或南围墙。围墙内可见三处照壁,南、北照壁均与围墙隔开(图05 - 2 可见南照壁),由此也可判断南围墙无正门(不排除有小旁门,便于把祭祀用的灰烬倒入河里。可参考图03 - 2);东照壁与围墙合体。庙内只见东围墙北侧内有一个卷棚式建筑屋顶,从其尺寸看不像房屋,可能是祭龛。那根独立的高木杆不是用来标示府邸寺庙的,这类标识一般置于大门前,多为双杆。

我推想这座祷告庙起坛打谯招魂之地, 独立木杆用来挂招魂幡,这种幡杆越高越能使亡人的魂魄归去 不再来打扰家人。

起坛打谯习俗在佛寺道观皆有,作法事者或道人道姑,或佛僧尼姑。打谯招魂多在寺观内,如平日无多香火,就在大堂内;如寺观较大就辟一处静地。如地方太小就在近处搭临时坛围。打谯有三日”“七日之说。有钱人在此期间会请戏班子搭台唱戏

招魂庙在道观蟠桃宫旁很正常,可能是蟠桃宫道士打谯招魂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