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插队农村的一件尴尬往事

(2010-01-20 23:12:11)
标签:

杂谈

分类: 忆昔念旧【忆】

老同学提起回插队农村一事,让我回忆起一件曾经令我尴尬的往事:离开插队的农村后,我也经常回去看看,请请老邻居,老乡亲吃吃饭,谁家有点什么事,我都尽我所能,毕竟在他们的锅里抢吃了四年的饭,有滴水之恩。有好学的孩子立志考大学,我也给他们寄过复习材料。

八十年代中期,有个邻村的男孩考进北京的一所大学,其父陪同他一起来京,我事先并不知道。那天我回来很晚,我爱人在外地出差,刚上小学的女儿告诉我:有两个我农村插队地方的人来找我。小孩一人在家害怕,未敢开安全门(当时外地用安全门的还不多),孩子要他们留下住地电话也没留。那几天我正承担一个外事任务,每天早出晚归。第二天早晨正要出门,不到六点半,突然电话铃响,是他们的电话。我很客气地和他们寒暄后,告知:我这几天有事,不能陪他们。请他们在北京多住几天(我第四天才能忙完,把外宾送走),并告诉他们多住几天的食宿费由我负担,如果身上缺钱,我请人给他送去。当我要他们住址时,他们把电话挂了。以后再也没了消息。后来我听到关于我的流言。对这种事我也就笑而了之,不作理论。

几年后,我记得88年在一次出国培训中遇到这位老乡的孩子作我的学生。没想到他很尴尬:因为他亲历的北京生活使他知道当初错怪了我。(一个六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在家长不在的情况下,对两个陌生人开门; 与外宾进餐怎么可能随便加一个毫无关系的人,就像在乡下那样加双筷……)他是公派生中的差额生,也就是说:如果他的外语成绩好,有可能选派。我尽我所能,他最后出国了。他出国时,其父亲再来北京,来我家找我,那时我正在国外家里无人。

我几年后,回去过一次,只想见见我的邻居,昔日的老人很多已不在,用我带去的食品请他们的孩子吃了一顿中饭。席间那位出国孩子的母亲来了,一脸堆笑,(我在她的脸上看到的不是笑)说孩子他爸在外面喝酒,已经去喊了。我告诉她有事不能等了,请转告对她孩子的问好。

她的儿子被选定出国后,曾问我怎么和法国人打交道?我告诉他:与法国人打交往和中国人一样:尊重,自尊,自信。自己以为比别人贱而放贱永远会被人瞧不起的。(为贱者贱,贱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