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国歌坛巨星DALIDA 达丽达(上)

(2006-10-14 21:44: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枫影译歌【译】

   法国歌坛巨星DALIDA 达丽达(上)  

在巴黎蒙马特高地,圣心教堂后面,一条极为静僻的小巷,直通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广场,说是广场,还不如说是一处两条小巷的交叉空地,在广场的一角的小楼旁,立着一座小小的,身着吊带晚宴服的半身铜像:高雅娇娆的脸盘,妩媚四射情态,苦楚思怨眼角,绝望无助的眼神……这里和许多巴黎的僻巷一样,无人,死寂…… 这就是雄踞世界乐坛30多年的法国歌坛巨星达丽达(DALIDA)的故居。

DALIDA  原名Yolanda Gigliotti , 1933117出生埃及首都开罗。父母是意大利人,二十世纪初,移居埃及,一家人靠父亲在一家剧院拉小提琴的微薄收入为生,生活在一个极普通的欧洲人与阿拉伯人混居的街区。DALIDA 在家排行老二,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她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

DALIDA在幼儿10个月时,因眼睛感染,接受了一次手术治疗。4岁时,还是因眼疾再次手术治疗。她因视力不好,自幼就戴眼镜,常被其它小孩嘲笑。可以说她的童年是在自以为是丑小鸭的自卑阴影下长大。

DALIDA 13岁已长成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在自己的纤长的身材中找到了自信,她彻底扔掉了给她带来苦恼的眼镜。她和许多欧洲移民一样,在当地的天主教教会学校读书,她们不像当地姑娘只能守在家中,DALIDA爱和同学或伙伴逛街,出入一些文化娱乐场所, 在学校也喜欢参加一些戏剧表演活动,不过并无什么天才。少女的生活似乎给她描绘了一个朦胧的未来---- 她可以得到爱,她一定可以得到自己的爱!  

教会学校毕业后,她希望能作一名秘书,决定再一次手术,矫正自己的视力,她要以更美的外表走向社会。手术的成功让她那颗要做真正女人的心急促跳动,她再也按捺不住想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强烈愿望。1951年,她瞒着父母报名参加了一个选美大赛,几轮下来,居然打入决赛。到了这时,选美一事再也瞒不过去。当虔诚信奉天主教的父母,在各大报纸上见到女儿身着大片裸露的泳衣,摆着各种姿势的相片时,顿感奇耻大辱,在当时可算是伤风败俗,严厉的家规终止了她的选美的梦。不过痛爱子女的父母,并没有过多的责怪女儿的妄举。可是这一次大胆的尝试却彻底打开了DALIDA的视野,好莱坞明星的迷人剧照向她打开走向电影王国的大门。她憧憬着总有一天她会成为每个少女都梦寐以求的,浪漫世界的一员。

她进入社会的第一工作是在一家意大利女装时装店作活体模特。21岁时,DALIDA再也按捺不住禁锢已久的欲望,参加了埃及小姐选美大赛,幸运之神对她一路绿灯,她赢得了1954埃及小姐桂冠。这时她的女明星梦再度升起。她首先在埃及的制片商那里演了几个角色,尽管角色不大,却为她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几个令男人癫狂”,“令男人流鼻血剧中人,顿时成为街头巷尾热论的话题。法国导演MARC GASTYNE慧眼识珠,建议她要想在世界影坛大放光彩。一建议她把名字改成任何民族都好读好记的艺名DALIDA,二要离开埃及到法国去发展。1954年圣诞节前夕,这位梦倾爱情和酷爱明星的21岁姑娘,不顾家庭的极力反对,怀着对神圣爱情的向往和浪漫之都的憧憬,登上了飞往巴黎的飞机。

DALIDA到了巴黎之后,很快就发现在这座不夜的浪漫之都的背后,包藏着冷酷,淡漠,欺骗,狡诈,交易……,从未出过远门的她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孤独和无助。为了生存,摆脱困境,她不得不以女人特有的方式去立足。泪水,耻辱,艰辛,疲惫伴随着她来巴黎的最初生活。

要想在巴黎立足,必须具备作演员的才艺。她省吃俭用,利用工余时间,开始求师学习演唱。这位声乐教师教学十分严格,很快DALIDA 就取得长足的进步。不久她就在香榭丽舍大道上的一家小饭馆找到一份桌席伴歌手的工作。尽管在唱法语歌时,她还只会用意大利语的发音,去发小舌音“R” 可是,她那独特的嗓音和带有意大利语和阿拉伯语发音痕迹的吐字,却给她带了名声。很快,DALIDA就被一家高档伴歌饭店东方别墅挖去,在那里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带有东方情调的法国歌曲,她唱的歌曲以其特有的声调,诠释着法国歌曲的魅力

巴黎娱乐大亨Bruno Coquatrix 盘下奥林匹亚歌舞饭馆(OLYMPIA)之后,决定把这座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娱乐餐馆改造成令世界歌手仰慕的一流音乐厅。 于是,这位娱乐场老板和欧洲一台广播电台(RADIO EUROPE1)共同举办了明日之星的专题文艺节目。有一次DALIDA被选作佳宾,在电台演唱了一首Francis Blanche作词的法语歌曲《天堂异国女》(ETRANGERE AU PARADIS )。这个歌声顿时得到两位文艺界重量级大亨的亲睐。一位是欧洲一台广播电台艺术总监Lucien Morisse 一位是知名的唱片制作人Eddy Barclay。他们非常欣赏DALIDA的演唱才华,预感到她未来的商业价值,并相信她将会成为一颗世界级的明珠。
1955
, 在欧洲一台广播电台艺术总监Lucien Morisse的建议和帮助下, BARDY唱片公司为DALIDA出版了第一张45转速的唱片:《圣母玛丽亚》(MADONNA)。从此,欧洲一台就不断地播放这张歌曲碟,人们从电台逐步认识了解了DALIDA 这张唱片不仅使DALIDA一举成名,也为唱片公司赢得极大的商业利益。

1956年是DALIDA 走向辉煌的一年,她以一曲《小女孩》(BAMBINO)敲开了奥林匹亚(OLYMPIA)音乐厅的大门。在一些娱乐界知人士,如CHARLES AZNAVOUR的指点和帮助下,DALIDA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成为该音乐厅的当红压轴歌手。在9月的一次演出中,后排的的观众为一睹其芳容,向前拥挤,引起踩踏事件……

DALIDA成功了!她的照片芳容不断地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她的歌曲成为电台重播率较高的歌手之一, 她的行踪成为的娱乐圈中的热点话题……

1957917,她《小女孩》唱片专辑,以年销售量30多万张,获得了她的第一张金唱片奖。

那位欧洲一台广播电台艺术总监LUCIEN MORISSE从对DALIDA的演唱才华的欣赏,逐步演变成对她的爱慕,碍于已婚的现实,只能和DALIDA 保持着若即若离,极为私密的交往。

1957年圣诞节前,DALIDA的第二张音乐专辑《贡多拉船夫》(GONDOLIER)问世。

1958年她凭借《贡多拉船夫》专辑,荣获得1958年蒙特卡罗电台的年度女歌手总冠军桂冠。而她在这家西欧著名的音乐电台保持过七年总冠军的荣誉。 从这一年开始,她不仅成为巴黎著名歌舞厅争邀的对象,也成为欧洲一些电影商的片约。

1959年她在南欧巡演,第一次来到父母的家乡意大利,家乡的演出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主题,每次成功都使她的名字在欧洲更加响彻。当她巡游到开罗故里更是受到隆重的欢迎,各大媒体不惜褒奖之誉, 竟然用了世纪之音来赞誉这位荣归故里的歌星。可惜,他的父母对她当时的出走留下的阴影还未散尽,好在她的哥哥ORLANDO,这位后来挖掘出HÉLÈNE SEGARA 的音乐制作人,给了真诚的兄妹亲情,对DALIDA多少是一个安慰。

DALIDA巡游演唱回到巴黎后,发现巴黎开始对她挑剔了,媒体似乎不再关心她的唱歌,却对她与那位欧洲一台广播电台艺术总监LUCIEN MORISSE的关系更为关注。各种小道消息,流言蜚语,捕风捉影的谣传劈头盖脸向她压来。尽管LUCIEN为了和DALIDA 在一起,以高昂的代价得以与妻离婚,可DALIDA对这门婚事并不热切。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犹豫和拖延之后,才于 19614月在巴黎完婚。

1960年,DALIDA在未婚夫LUCIEN的指导下,完成了来法国后第一部有质量的电影《和我谈爱情》(PARLE-MOI D‘AMOUR)。同年把在开罗生活的父母哥哥弟弟,接到了巴黎,开始了一家人短暂的亲情融融的生活。

1961DALIDALUCIEN结婚后,LUCIEN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夫人的艺术生涯。为了安排DALIDA 的活动,组织巡演,LUCIEN 四处奔波,废寝忘食,关照妻子的时间也相对越来越少。在一次法国嘎纳巡演时,遇到了一位仰慕她的画家JEAN SOBIESKI,这位画家与自己只知道为她筹划的丈夫相比,更具俊男魅力,更富男人激情,更会博得女人的欢欣,更知在女人需要时出现眼前…… DALIDA这回真动感情了,对自己也越来越控制不住了,忘了时间,忘了地点,忘了场合,忘了四周时刻都在关注她动态的媒体……也许是爱情,也许是冲动,也许是麻木,也许是寻找,也许是圆少女时的梦……

DALIDA 的一位朋友对DALIDA这一段移情别恋,有一段回忆:

……来到纳,只有紧张的排演走场,正式演出,忙于和公众媒体见面……。这天忙碌下来已近午夜两点。DALIDA 约了几个朋友来到一家舞厅酒吧。正在喝咖啡时,一位留着长发,高峻小伙子向DALIDA的桌前走去,请她跳舞。上帝呀!多俊的小伙子!。在悠悠的舞曲中,DALIDA完全被征服了,她已不知如何迈步,那双脚紧跟着小伙子,寸步不离地游着滑步……一曲慢步舞曲下来,对视的双眼谁也不愿离开对方……DALIDA 顿时感到一种恐惧,一种对LUCIEN负罪的自责。于是,DALIDA和小伙子回到吧桌坐下,不想再跳第二只曲。这时,小伙子向她求爱我太爱你了!听到这句话,DALIDA,满脸泛起红晕,不知所措,更不敢正眼再看他一下……

DALIDA太渴望爱情,太渴望自由。良心和欲望的冲撞,理智与追求的矛盾。 她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于是DALIDA 不顾外界可能的议论,她选择了新欢。她和小伙子一夜之间突然在人间蒸发掉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里, 包括DALIDA的丈夫LUCIEN MORISSE

这时的DALIDA 正和英俊的画家JEAN SOBIESKI描绘着他们心中的二人世界。DALIDA的朋友对这段时间的生活,有这样一段描写:

……只有一盏煤油灯用来照明。成群的牧马生活在这座独屋四周。她活像生活在倒退几个世纪的人世。平和,安宁,Dalida Jean所追寻的就是休息。傍晚,他们坐在一起观赏徐徐西坠日落,聆听轻轻拍岸的涛声…… 他们骑着马在四周探幽。Jean的骑术很高,骑马不用鞍和蹬,他那俊美的身姿和四周的环境构成了一种完全和谐之美。Dalida 感觉Jean就是为她来到人世。只有和他在一起,才感到生活的世界……

DALIDA追求的是这样一种与世隔绝,世外桃源,宁静的田园般的生活……

DALIDA的丈夫LUCIEN满足不了爱妻的需要,二年后结束了他们的婚姻。孤独和失落缠绕着这位曾经风光一时的场面人物,在人财两空的自责和悔恨中度过了漫漫的十年,最后还是选择自杀来了却生命。

DALIDA的一意孤行使世人开始对她反感。一些小报也从杜撰花边新闻演变成毒咒般的恶语她的私生活一塌糊涂!几乎成了市井陈杂闲聊取笑的开场词。巴黎的音乐界也开始对她进行谴责,一些公益演出活动,将她排除在外,一些正式场合也少见她的身影。听众从厌恶他的私生活,殃及到讨厌听他的歌曲……,只有一些年轻人出于对花边新闻的好奇,对她还有一点兴趣……

一切都发生了! 要想东山再起,必须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