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山水游踪【游】 |
颐和园“治镜阁”遗迹游记
甲申年初三北京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可惜,寒风袭人,多日的低温萌生出到颐和园昆明湖上找一个遗迹的愿望。
当初,清朝乾隆皇帝扩建昆明湖时就打算模仿古代神话中瀛州,蓬莱,方丈三个仙岛的传说,在昆明湖上分别建有三岛:南湖岛、藻鉴堂岛、治镜阁岛。治镜阁岛拟作方丈。
治镜阁岛位于颐和园内昆明湖的西北面,在“西堤六桥”中“镜桥”迤西的“西湖”湖面中,远离人们的游览路线。加之岛在湖中,无游船可达,非冬季冰厚不能上岛,故去过的人不多。
从南如意门进园,可见一座汉白玉的玉带桥(01)横卧昆明湖通往京密运河之上。
过玉带桥沿公园围墙边的运河前行(02)。左可见玉泉山。(03) 右可见佛香阁和十七孔桥。(04) 过了通往藻鉴堂的路口,继续前行。来到一块较大的湖面,这就是西湖。左见玉泉山。湖右一小岛就是治镜阁遗址所在地。(05)
上了冰面后,向岛的方向前行,可见到砖石建筑的残迹。岛的岸边可看到块石横陈,说明该岛临水曾经砌岸。
上岸后可见当年的码头遗址。可惜多被杂土覆盖。岛呈圆形,面积大约二十来亩。
遗迹掩映杂树深处。(06)岛上到处是杂乱的灌木和自生自灭的杂树。(07)
一些枯树倒了,斜搭在其它的树干上。
岛的中心就是遗址的外墙,墙高四米至七,八米不等,(17)呈环形城堡状。
岛上处处可见枯木和残件。(08)(09)石柱的榫(12)孔(11)以及带有燕尾榫的条基石。
岛上长年无人整理,树根已和碎砖长到一起地上随处看到散落的石件(14):有石榫头带复杂榫卯结构的石件(13),有台阶,带燕尾槽排水(10)
外围墙有近三米厚,上部隔一段,可见到类似窗口的凹部。(18)上了豁口,(19)也就是外围墙的墙顶,可见到内墙“一线天”的进口。
登上外圈墙的墙顶,向里左右俯看,可以发现遗址如同两道同心圆的圆形围墙 。(19)内外围墙之间的如深沟,(21)(22)外围墙的上部可见一个个凹口。(20)(24)
外墙内是一个更高的土垒。一条宽半米、(25)高十多米的大缝儿,如一线天。(26)这是通向内圈墙内的唯一通道外围墙顶上可以绕一圈。时不时可以看到石料残件和三合土基座。(23)
这里可以看出内外墙的高低差,还能看到西湖的湖面。
从豁口进入外围墙内,犹如走进一条环形的沟。到处可见断石残砖(15)(16)。
在“沟底”看内墙陡削高耸,高达十来米。
内墙的外壁基本呈圆弧状,也有几处有折角。
到处可以看到五彩琉璃砖瓦
内墙的内壁基本呈方形,四角为折角。(28)
在墙半腰处可见当年埋插木大梁留下的孔眼 。还有残木桩留在孔里 。(29)
内围墙内除进口一线天之外,只有围墙的顶部有窗户的开口。(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