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我太OUT了吗?

(2022-06-05 16:30:35)
标签:

杂谈

时评

分类: 网事感触
  跟不上时尚,我太OUT了!

   我在政府的行政机关工作过,现在退休都18年了。根据我的记忆,以前那时候如果听说下边单位有典型人和事了,都是由上边机关派出工作人员下去走访调查,了解情况,然后写成材料报给领导和上级,有领导和上级再确定是否符合某些会议的典型要求,然后通过开会颁奖和宣传。
    可是退休后,经历过很多事情却和过去不一样了。好像什么事情都是上边领导先确定要开一个什么样的会议,会上要表彰某方面的先进、模范。然后由政府行政单位及宣传部分下达数量指标,指定下边单位可以报送几个典型,同时提出报送材料的具体要求,报送时间。对于下级基层,还抱着很感激上级领导部门的“恩赐”,能把自己的团体和单位“钦定”为什么模范先进,按照上级要求和时间,急忙凑人力和笔杆子给加工整理写出材料,然后“报送”上去,倘若“材料”不合乎要求,还要被打道回府重新撰写整理,直到合乎上级要求为止。而上级的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不需要下到基层,每天只要坐到机关办公室,打着催促报材料的电话就行了。
    这样的工作方式,确实和我们过去的方式不同。我想了一下,过去的方式是基层真的出现典型,上级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到基层调查了解,并亲自动手动笔撰写、总结。基层没有任何压力,没有负担,出来的典型也算是“货真价实”。
    可是,后来的这种,似乎反其道而为之——本末倒置了。“典型”是上级钦定的、指定的,得到这种“荣誉”是上级领导的恩赐,所以,被荣幸选中的“荣誉”单位,务必按照上级领导的意图,抓紧整理材料满足上级领导的要求。这样来形成“典型”,同时也给上级部门带来光彩和荣耀。可以变成上级部门的“政绩”。
    不知道我这样说的对不对?也许有的部门不是这样的,但是我遇到的,基本是这样。
例如,上边来电话说,你单位被选做是报到上级的先进单位,需要你们在某某日整理好事迹材料,我们给你们上报……而且要求道:材料写的好,才能中选,你们材料写的不好,上级不能批准就不怪我们了……
    这难道就是党和政府的正常的工作程序吗?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什么?我们树立典型的意义何在?领导机关为基层服务的宗旨何在?
我真的搞不懂,因为我早已经退休了,我可能太“OUTe”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