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究竟算个啥?
——————进入“丹东老年文学会群”的愧告
忘记是谁把我拉进了“丹东老年文学会”微信15人小群里。举目一看,论文学有作家、戏剧家、散文家、诗人、教育家,论官衔有政协主席、报社社长、文联主席、电台台长、广播局长……自惭形愧,我就好比是大象堆中的一只猪,仙鹤群里的一只鸡,群山峰下的一土丘,江河之畔的一小溪……
忽然想起这是“小鱼儿串大串儿”了!这话在七十年代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时也有人说我:你这么个小干事怎么也走五七?——因为“下乡插队走五七道路”的大都是“当权派”“领导干部”。所以,我在这里只有仰望的份儿。几次想悄悄退出,以免贻笑大方,可转念一想,有红花需要绿叶陪衬,佳作需有人欣赏鼓掌,没有海平线,怎能量出山峰的海拔高度?没有浮云,怎能感受蓝天的深邃高远?这样一想,就心安多了。平时就记住:多欣赏、多学习、勤鼓掌、勤点赞……
自己也回想了一下:念书才念到中师、大专还是在电台时念电大新闻三年拿到的,喜欢画漫画,偶尔在报刊发表点讽刺小品,也有好多不被发表;喜欢写小小说,但多数“作品”“不适合公开发表”;喜欢摄影,从不敢参加大赛,倒是当了十几年的《丹东摄影论坛》坛主;喜欢写作,写了17年的《新浪博客》《搜狐博客》、有1100多篇“博文日记”,值得成书的文章不多;却斗胆参与主办了《丹东文苑论坛》十多年;喜欢制作网站网页,制作了四五十个小型网站,却因为不懂英文而止步于中低档网站建设;喜欢诗词,曾因答应振纲的一句委托:文光到凤城了,帮忙把凤城的诗词学会建起来呗?我答应了并完成了。可是,却因为琢磨诗词格律太艰难太费时而主动放弃,转而去参与了公益事业,因为这件事简单好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心情愉悦,积德益世,而我会的这些杂七杂八东西都能用得上,有读者、有点赞、有用武之地,因而便乐此不疲了。
所以,自我评价就是:啥也不是!能算个杂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