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2009-08-20 00:04:26)
标签:

开博写博

十大关系

抛砖引玉

一家之言

杂谈

分类: 轻描淡写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文章简介

    本博主试图通过论述开博写博中遇到的困惑和对这些困惑的理解,与广大网民、博友交流心得体会,期望通过一家之言的抛砖引玉,引发思考,有所收获,共同进步。由于本文较长,分为上、下篇连续两天发表。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2009年8月21日,是本博主开博客第100天。如同一个婴儿一样,“百天”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日子。

    回顾百天来的开博经历,想用什么方式纪念一下,想来想去,就结合自己办博的体会和学习别人的经验,写一篇“论开博写博十大关系”吧。

  可能有网友会质疑:以开博100天的“资历”,“论”十大关系,是不是太……

  其实,及时总结开博的经验教训,检讨过往的得失利弊,是每一个博主肯定要做的功课,只不过有人闭门思考,有人比较张扬罢了。无论如何,总结就是为了更好地进步。

  借用苏轼的《江城子》注①上半闋填上我的词来形容我的此举: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按键,右握“鼠”。开博写博,转瞬诞百日。抛砖引玉我初衷,亲撰文,论“十大!”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和几个“管理员”儿女们碰了一下头,听他们七嘴八舌说了不少,大致上总结了十点,期望抛砖引玉,引来真知灼见。现将“论十大关系”概括如下:

 

一、为什么要开博?其实是论开博与不开博的关系

  每个人都想发出自己的声音,再普通的面孔也想证明不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博客已经成为最大众化的传播工具之一。正如倪萍写了“日子”,“大妈”也想写“月子”一样,开博写博圆了人人都有的表现欲和潜藏在骨髓里的“写作之梦”。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倪萍写了“日子”

“大妈”也想写“月子”

 

  我曾在“追兵正在追新浪”博文中简单概括了开博写博的N条好处:

  笑一笑十年少,开博一定会增寿;

  开博写博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从小众范围扩大到大众范围;

  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信以及为整日忙碌的人们起到减压的作用等等……

  拿出一张纸,中间用竖线分成左右两部分,左边写上开播的好处,右边写上开博不好的理由,然后比较一下,权衡利弊,就可以决定是否开博了。

  相信每一个博主都会总结出三、五条甚至更多开博写博的好处,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体会:有上网条件的人们,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别人欣赏的人们都可以尝试着开博。

 

二、精耕细作和广种薄收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博主写出博文都希望别人能够欣赏、赞美、夸奖。

假如能获得编辑、博导、博乐推荐,有机会登上博客首页或者新闻中心,则更是成了“心里美”。当然,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那么,如何做到写的博文首先让自己满意,其次也对得起网友呢?我试图通过以下“N大关系”简单论述分析一番。

  先论精耕细作与广种薄收的关系。这是个与唯物辩证法中数量与质量相似的命题,总体上讲,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量变达到一个临界点,可以引起质变。但在开博写博中却有其不同特点。在开博初期,虽可沿用上述关系,先以数量取胜,给自己“创建信心”,然后逐渐提高博文水平。但这并不排斥一开始就向精耕细作之方向努力的重要性。

  看了精品博文以后,犹如饱尝精神大餐,令人赏心悦目;犹如喝上一口浓香的咖啡,有韵味,耐品尝。由精耕细作所产生的精品博文,可以让读者跟着作者的思绪,进入博文的情节和境地,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甚至可以为博文中人物的命运和遭遇流下感动的眼泪。看一遍就够,过半天就忘,则是粗制滥造博文的命运。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有感而发和不吐不快,比应付“维护”博客而写更重要。在写博问题上,广种薄收往往会颗粒无收。企望单纯依靠增加博文数量而产生精品,既不现实也无可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下功夫,写不出好博文。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经过奋斗,终于跳过龙门了!

  精耕细作关键在“精”和“细”上——选题要精,构思要细,配图要精,描写要细,斟字酌句,反复修改。要勇于树立高标准,也许最后才能获得“求其上,得其中”的结果。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求其上 得其中

  当然,写时效性很强的“突发事件”的博文时,则不必拘泥于此。

  体会:精耕细作虽不必然出好博文,但好博文必然是精耕细作的结果。

 

三、源于生活与单纯依靠引擎搜索的关系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写作的源泉。在开博写博中,应尽可能避免互联网搜索引擎“剪刀加浆糊”的拼凑和抄袭方法。写自己最熟悉、最刻骨铭心、最难忘的心得体会,这样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精品。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深入生活”:一张休闲的照片,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次聚会或聚餐,一篇文章的读后感,对一个社会事件的看法、对一条短信的看法和感悟,一个办公室见闻……总之,生活处处皆文章,看你是否用心了。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用心想想,然后发掘……题材有了

 

    有的博主在孩子诞生伊始,就为孩子开博客,每天记录着孩子的成长。哪怕是孩子的一张照片,配上几句说明,就是一篇好博文。为什么呢?因为写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带着深深的爱去写的,充满了欣赏!所以感情的流露就真诚。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想当年……

  体会:甘苦人生皆文章。博文应尽量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和感悟,不搞单纯的“拿来主义”,不搞空中楼阁。充满鲜活生活气息的博文,容易受到网友追捧。

 

四、开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

  我相信凡是博主,除了极少数因突发事件,临时开个博客,发表一篇《声明》或《澄清公告》后就此“息博”(我发明的词,和息影有异曲同工之意)的人之外,大多是认真考虑了开博的好处,确立了长期开博的信心之后开博写博的。

  但是,为何有人没能坚持下来就半途而废了呢?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有的是为家务所累或家人反对,有的是因为许久不见“成绩”而气馁,有的是缺乏毅力而疏于坚持,还有的是新鲜感消失而放弃等等。总之,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那些从新浪博客问世就开博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人们,可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知音少?      我轻轻的来

           有谁知?      又轻轻的走

 

   首先,就是开博时目标不要订得太高、太宏伟。可以先制定一个短期目标,达到目标后紧接着再制定一个新的短期目标,一个一个短期目标的逐步实现,即成就了一个个博坛“常青树”和“万年青”。

  如今人们都会说并且也懂得:“目标是重要的,实现目标的过程也同样精彩!”“不在于名次,重在参与”等等。参与了,就有感悟,付出了,就有收获。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感悟和收获,都是一个精彩的瞬间,都是一份宝贵的经历,也都是一段值得回味的过程。只要一步步坚持走下去,离大目标就更进了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一步一步走,目标心中有;登上顶峰后,著作三尺厚。

  如果博主们都能将开博写博进行到底,“博客出书”们也会偷偷窃笑了!这也是双赢啊!

  其次,博客总体上是属于“休闲”和“自娱自乐”范畴,是自己当主编、自己当记者、自己当校对、自己当发行人的“自己的刊物”。因此,一定要学会自我欣赏。在心态上,要把开博当成休闲;在做人气比较时,要做到N个“不攀比”,即:不要和名人比(名人的一句话可以招来几十万的点击量),不要和财经评论比(一个财经评论一天的点击量够草根博主奋斗一辈子),不要和娱记博文比(国人有喜欢看披露明星糗事博文的好奇和爱好,点击量也颇高)等等。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咱们草根博主不和上面这些名人比宝!

 

    和上述博主相比,草根博主容易越比越泄气,越比越灰心,也就很难坚持下去了。

  要自己和自己比:上一篇文章有15人阅读,有5人发表评论,这次比上次多出几个,这就是进步,就应该知足!这样,越比越来劲儿,越比越有信心,也就不愁没有心气儿了。总之,自己要当“开心果”。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体会:只把博客当休闲,日积月累见成效;阿Q精神要发扬,自我欣赏最重要。

 

五、远离现实和关注现实的关系

  其实,当代人写博文,不管博文内容是谈古论今,还是说今评古,都离不开博主对现实的有感而发,想远离“现实”是不容易办到的,只不过有离“现实”远一点儿或近一点儿之分罢了。如果非要以“现实”为尺度,把博文硬分成“古典派”和“现代派”,那么,只要写的是自己的所感,就都应当算是好博文。无论是 “古为今用”(或今为古用),还是“洋为中用”(或中为洋用),都应当争取做到:言之有物,普及知识,弘扬文明,雅俗共赏;宣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表达真知灼见,引发深入思考。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不要光说顺耳的话!

老夫听得进不同意见

 

 体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无论是“高雅”或者是“流行”都可以做到“雅俗共赏”,都有自己的读者群。我个人认为,反映百姓喜怒哀乐,衣食住行;表达“草根”愿望和诉求,反映现实、贴近现实的博文似乎更容易得到大多数网民的共鸣和青睐。因为“香格里拉”和“伊甸园”毕竟比“油盐酱醋茶”离大多数“草根”们更远。

 

(明日发表下篇)

 

 

开博写博你遇到过哪些困惑?(上篇)

 

 

注①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词是: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