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们你们好》第四章有感
(2015-06-28 21:17:57)
标签:
学习 |
分类: 理化组 |
读完本章内容,脑海中闪现最多的是阿莫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孩子自尊心的保护。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阿莫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首先培养了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乐于读,敢于读;他的学生对课本的热爱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反观我的学生,在考试结束后,扔试卷扔书是司空见惯的,他们对学习的厌恶由此表现出来,也通过这种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阿莫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比如作业的形式都是不拘一格的,打破常规,去创造符合学生思维的作业,采用不同方式加强训练。他没有一味地增加难度,使学生产生畏难情愫,而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使这用技能纳入到更加广泛、内容丰富、情绪洋溢、生动有趣的认知活动中去,使孩子们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
孩子的心理特征阿莫很了解,对于六岁的孩子好奇是他们的一大特点,阿莫就因材施教设计各种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孩子们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许,阿莫就大张旗鼓的对孩子们识完课本进行表扬,激发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对于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方面,一个极小片段让我感动,一个孩子在数头发,阿莫没有指责,而是称赞孩子你做的好,这很有趣,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是反观现实中的我,在化学实验中,调皮的孩子总是把不同的试剂随便混合,我除了指责他们不按要求做实验外,没有任何合理的引导。化学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很大,实验可以增加孩子的兴趣,可是到最后的成绩却不尽人意,原因何在?在于我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惰性,和我有时增加了课本的难度,让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内在禀赋和潜能的显露和发展,教学方法的革新愈具有这一教学的目的性,它将变得愈人道、愈乐观、愈快乐。以后上课的时候要思考什么样的课的结构会减轻儿童在校内外生活中的负担,怎样才能让孩子得到认识的快乐和学校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