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研修的几点困惑
克井一中
校本研修在我市教育系统开展以来,作为学校的教导主任,我一直希望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与我市的校本研修工作同步发展。我也聆听了陈大伟教授的几次专题讲座,阅读了《校本热点问题探究与学习》、《怎样观课议课》等书籍,对如何开展校本研修,也有了一些浅层次的认识,但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还是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困惑与问题,现略述一二,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一、如何发现问题。
从阅读与交流中,我们认识到校本研修就是要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问题从教师的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解决。我就引导广大教师从自己的课堂中寻找问题,在本教研组进行交流,能够在组内解决的问题,就及时解决;是大家普遍的问题,就作为本组的校本研修课题进行研究。经过一节课的交流,我发现许多教师感觉没有问题,在交流中基本不发言。每组内只有几名教师能积极发言,有些教师对他们的问题还不以为然,根本没有参与的兴趣。如何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初中科目多,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我也无法给各组具体的指导,总觉得这样的研修收效不大。
二、如何解决问题。
在骨干教师的带动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们总算提炼出了一些大家普遍认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本教研组的校本研修课题展开研究。通过几次研讨,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大家找到的问题往往是自己平日多次努力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放到教研组内讨论了半天,谁也无法拿出让别人觉得可行的方法,最后研讨只能不了了之。比如英语组教师的研修课题是《课堂上如何实现新旧教学方法的有机糅合》,大家的困惑是重视单词与语法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不符合新课改精神;重视口语练习吧,学生的词汇量少,基础不扎实,考试成绩差。谁也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理化生组的研修课题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已经认识到当前理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究竟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拿不出有效的方法。前两天参加陈大伟教授观课议课柿槟行研讨活动,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陈教授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他认为,教师自己的问题只能依靠自己来解决,虽然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可以把他们的说法拿到课堂上去检验,看哪种方法更好,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不断改进,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缺乏专业引领的情况下,可以从专业书籍中寻求理论指导,也可以运用网络来解决问题。陈教授的指导确实给我们点开了迷津,但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往往没有很充足的时间经常互相听课,实效仍然不理想。
三、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就这个问题大家已经进行了许多次探讨,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我对我校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教师日常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语数英教师都是两班课,还要兼带班主任工作,政史地教师有的甚至要代8个班课,晚上还有晚自习。我校的校本研修时间占用的都是教师的休息时间,教师自然积极性不高。二是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不大。这个问题在上述第二点有所表述,校本研修不能有效解决教师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这是浪费时间。
我的困惑可能有些肤浅,但确实是我们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得到兄弟学校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