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要具有“四心”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工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可有的学生就是与我对着干。”仔细反思我们自己的行为,我觉得这是由于我们不了解现代学生的心理,不理解学生的情感所造成的。我们教师工作的对象不是机器,不是草木,而是人,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群体,我们只有去热爱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我们的工作才能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
师德的核心就是热爱学生。我们需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要象家长一样无微不至地,自然而然地表达我们的爱。天气寒冷时,自然地提醒学生多加衣服,以防感冒;天气炎热时,自然地提醒学生注意防暑和饮食健康;放学时,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闲暇时,与学生谈论他们喜欢的话题……这种爱是平等的,是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我们应该充满爱心地去看待学生的发问,甚至是无关大局的小孩子脾气;我们应该在必要时给他们以关注的一瞥,给他们以信任的点头,给他们以会心的微笑,甚至是亲切的抚摩……我们只有用爱心去感化学生,学生才会体会到我们的良苦用心,才会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
二、
理解学生,就是要懂得学生。首先我们要懂得学生特有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要尽量使自己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学生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渴望老师理解他们违纪后内心的悔恨,理解他们成绩差时内心的自卑,理解他们被人误解时内心的委屈……我们只有用心去理解他们,才能使他们信服我们,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
三、
四、
教师对学生是否公平合理,一视同仁;是否以分数取人,以家长职位高低取人,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杆秤。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公正的待遇。对不公平的老师,他们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当他们意识到老师是理解他们的,处事是公平的,尊重他们的人格时,无论老师是耐心教导还是严历的批评,甚至是必要斥责等,他们都能接受。因此,只有我们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才会获得全体学生的亲近、感激和拥戴,才能取得自己的教育权。
陶行知先生有一段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天,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象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您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忽儿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这段感人的话语说明,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心,理解之心,尊重之心,公平之心,对学生的心灵感召起着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