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寻亲(完形冬令营之一)
标签:
完形青少年激发营 |
分类: 心理沙龙 |
娱乐节目里看过这样的形式,蒙上眼睛,通过手的接触来认自己的亲密爱人。不喜欢,觉得很作秀,没什么意思。
可是这次的冬令营,感受大不一样!
缘故是换了骨肉至亲,还有,大杨老师令一切无意义有了意义!
这个环节的游戏规则就是:家长蒙上眼罩,由志愿者带领凭借手的接触(你的双手接触孩子的双手)去挨个寻找自己的孩子!这其实是最后一天家长参与后的一个环节,我本想把这次当志愿者的一些见闻从头说起的,可是一开篇,先就想到了这个——
大杨老师说了:不要试图去通过形状去辨识,所有的孩子都差不多。你要相信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有感觉,十指连心,你把自己的手放在孩子的手上,你如果相信你自己,你是可以准确“认”出你的孩子的。
我是志愿者之一,我带领的第一个母亲,是一个面色凝重的母亲,貌似从一开始她就有担心。我很郑重地(因为我是第一次参与进这样的活动中,第一次当志愿者,也有些小紧张)带着蒙上了眼罩的她。经过一个又一个孩子,她错过了自己的孩子三次,孩子为了让妈妈摸到她,换了两次位置,等待妈妈。可是尤其是最后一次,妈妈的手只是轻飘地掠过孩子的指梢,就果断地说:肯定不是!我提醒妈妈说:用心地感受一下孩子的手,她又不容分说地果断下结论:这个绝对不是!我——
那一刻,孩子情何以堪呢?!
全部过去,她没有找到。做母亲的心一定也很难过,她说:让我再摸一次!一个熟悉她的志愿者对她说:你已经错过你的孩子三次了。
摘下眼罩,妈妈有点惨淡地抱过孩子,母女两个,都哭了!
我又带了另一个妈妈之后,前面的那个母亲叫住我,说:让他试试吧!她指着旁边的老公,看样子孩子的爸爸是刚刚赶到现场!
再带这个爸爸的时候,我更小心了。几乎是带着虔敬扶着他一个一个经过孩子们,带领他一个一个去触碰孩子们的手!第一次,他错过了孩子,我示意孩子再换一个位置。孩子可能太想被爸爸找到了。去跟另一个小女孩换位置,那个女孩子不乐意,她都急得快要哭出来了,差不多是陪着小心恳请人家,后来终于换到了位置,等在爸爸的必经之路上。
我这个志愿者没有经过必要的训练,有些沉不住气。我觉得自己实在有点扛不住孩子巨大的失望!
这个爸爸再度来到自己孩子跟前,他抓住孩子的手,摸了摸,有些拿不定,想离开,我扶他的手加了一点力道,提醒他:可以用心地感受一下。这个爸爸果然很认真掌心对着孩子的掌心感受了半晌,又反复地抓着,显然越来越觉得这个像自己的孩子,可是还是没有把握一样!时间过去了很久,我提醒他:如果觉得“是”就走到场中间摘下眼罩。如果不是就继续下一个!那个爸爸狠下决心抓住孩子的手把孩子拉到场中间,一直紧张屏息的孩子表情释然下来,孩子的母亲在一旁抹着眼泪走过来。孩子的爸爸犹豫地摘下眼罩,终于放心地拥抱住自己的女儿,那个孩子眼睛肿肿的——我在一旁有点想流泪。
爸爸看到是女儿,多么喜悦!

孩子的眼睛里,藏了多少内容,妈妈,你读懂了吗?爸爸,你读懂了吗——
孩子其实很脆弱(看看上面孩子的眼睛——),家长总觉得我们是多么地爱自己的孩子呵。觉得这世上只有孩子不爱父母、只有孩子当白眼狼,断没有父母会不爱孩子的!可是这个活动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的紧张和惶恐,孩子们,多么害怕没有被爸爸妈妈爱到啊!
大杨老师说:爱不发生在嘴里面。所以,凭你说得天花乱坠,倘若你的爱孩子根本收不到也感受不到,这个“爱”就没有发生啊!
因此这个游戏真是一个不错的试金石,你是否用心地感受过你的孩子,用心地倾听过你的孩子!不消多说,闭上眼睛,在十指相接的时候平静地感受一下或许就知道了!
我带领的另一个母亲,也很有意思,孩子也很迫切,先是坐在最前面位置,妈妈没有摸到时很快换了第二个位置,妈妈再度错过。这个妈妈一边用手试探一边竭力说着轻松的调皮话,不知是否为了驱赶自己的紧张。一旁的孩子们看到她随意的态度也故意逗她,两个孩子各伸出一只手给她摸,我阻止了孩子们。
她二度错过自己孩子的时候,语调还很轻松地说:这个肯定不是。
几个孩子逗她:这个可以是!
她笑着对孩子们说:别捣乱!
只见她受了伤的女儿狠狠地用手在空中划了一个“杀”的动作!
心里很痛!
有一个妈妈是这样说的,她碰到孩子的手的时候,就一下子觉得:这个孩子跟她有着深刻的渊源!她当即果断地把孩子拉到场中央,她说:哪怕是人家的孩子,她也要定了!
拉开眼罩,眼前是她的儿子!
还有一个妈妈说:自己的孩子,感受不一样,她说你的手想离开的时候,她的手会不经意间追赶着你,不想你离开。她的小女儿在一旁辩驳:没有,我没有!
妈妈说:可能孩子自己也感觉不到,但是!
显然——妈妈的心,感受到了!
培源(我们队的一个男孩子)过来跟我分享说:我妈妈一下子就抓住我了,大杨老师还故意逗她说:确定不确定,不确定换一个!我妈说:确定!孩子的心里,溢满着因为被爱,感受到了妈妈的爱而有的一份尊严和骄傲。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我所知道的能找到自己孩子的几个家长都是走过完形教育课程的(我带的那个孩子爸爸例外!)是否经过完形,家长已经有余裕用自己的心感受孩子的心,而不是用自己的道理去约束孩子,用自己的框框和规条束缚孩子……
只有用心去感受孩子,才能真正聆听到我们的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孩子,而不是妄作推论,执着“爱”的大旗疯狂伤害我们的孩子而不自知!
发几张不相关的冬令营照片,是同行的一个志愿者拍的。
上面的插图是与本活动相关的照片,由摄影师刘力提供:
相信你就可以,哪怕你是六岁小儿!
不相信你就不可以,哪怕你是30多岁的铮铮大汉!
这话不是我信口胡诌的,是大杨老师的训练营亲眼见证的!
这次青少年训练营,参与的60个孩子中,50多个孩子不分男孩女孩,不管是8岁还是18岁,凡是上场的相信自己的,都用自己的手掌一掌击断了木板。
如果不是志愿者不能参与,我真想也上去尝试一把。
因为一开始,我也觉得不是开玩笑吧!
可是孩子们,个个挑战成功!
收到爱的孩子,面貌、状态如此不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