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2009-12-01 17:20:52)
标签:
杂谈 |
好莱坞的灾难片成堆成堆的,但是都不及《2012》这么震撼!
可能太近了,这个数字?
可能太近了,这种可能?
有朋友前一段花钱听来自台湾研究《易经》的曾仕强先生(有人听过他在百家讲坛讲《易经》么,估计电视里也不能那么放言无忌)的课,说人类的灾难不过刚刚开始,类似甲流不过刚开了个头而已。地球温度不断提升,极地冰川开始融化,海水漫过城池,都市倾覆这些也都不会是神话。
有这些个铺垫,再看《2012》的时候,不免就充满恐惧,甚至设想那一天来到的悲怆。
人类在茫茫自然中何其渺小,何其渺小!
我看完电影好脾气了很多,回去看见家里的老男人小男人幸福感都陡增了很多。
活在当下,我们能控制的,除了可以活在当下!
这部电影跟其他大片不同的,是中国人在剧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个挪亚“方舟”的建造者,正是中国人。当然对此,不同人有不同的诠释,有的认为,只是让中国人当劳工来建造方舟;有的认为只有中国人有建造方舟的可能;也有人认为,东方文化在一点点彰显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中国人写出来的《道德经》,现在风靡整个西方国家,不但在英语世界是畅销书,在德语世界、法语世界也是经典。龙应台在《目送》里骄傲地跟儿子说:《道德经》当然是畅销书,已经畅销了3000多年了呢!还有一点,西方很多心理学流派走到一定的阶段,发现无以为继的时候都会停下来开始研读东方的道家文化,开始读老子,品庄子,甚至研究中国的气功、太极拳等等……
跟陈焰老师和大杨老师聊天,会发现他们也是在最初深深痴迷西方的那些个心理学流派,但是到后来发现那些都不能解决终极的问题。还是要回头啃祖宗的典籍,不同的是再回头来读的时候,境界已经大变。胡因梦在那次的见面会上也谈到,她最初读中文版的《道德经》,是读不明白的。直到后来读英文版,也许是一个特别的诠释,一下子豁然开朗——
所以,当地球惨遭现代科技的无情蹂躏和人类灭绝式的过度开发——
或许,在一些寻道者眼中,东方文化是人类最后的一丝救赎之光。
回归,终极的道路——

加载中…